山道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shān dào nián

[英santonin]

从菊科植物茼蒿的花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可作驱肠虫剂。对驱蛔虫有特效。现多制为驱蛔糖浆、驱蛔片等成药。

从多种亚洲产蒿属(Artemisia)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提取的有毒药物。山道年酸的衍生物是最早的驱蛔药之一,用於人及其他动物,口服给药。现已为效力更强毒性更低的药物所代替。

一种萜。分子式C15H18O3,存在于某些蒿属植物中 。无色晶体。熔点174~176℃,相对密度1.187(66/4℃ ),比旋光度;遇光变黄。可溶于氯仿、苯和乙醇。山道年是一种含有两个双键的酮内酯,溶于碱中后打开内酯环而生成盐,经酸化转回至原物 。它在锌粉中蒸馏得1,4-二甲基萘,丙烯和1 ,4-二甲萘醇。山道年的肟用锌粉和醇性硫酸还原得胺,后者用亚硝酸处理,得内酯次山道年。微量山道年与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共热,呈紫红色; 与1∶1的硫酸-水溶液共热,再加一滴三氯化铁,先呈黄色,后转变成红色,再后变为紫色,上法用作山道年的检出。山道年主要用作驱蛔虫和驱蛲虫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