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称谓考
《牙克石称谓考》,是学者日不落的一篇文论,就是对“牙克石称谓”进行考证推究的学术课题,具有综合性。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呼伦贝尔草原东端。南临扎兰屯市、北靠根河市,东接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自治旗。
百年前,索伦旗游牧、狩猎地方
清朝雍正十年在此设立驿站
1901年中东铁路西线通车设牙克石停车站
1950年设立喜桂图旗(喜桂图是蒙语“森林”)
1983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旗建市(县级)
牙克石,满族语,意为“要塞”(史称扎敦昂昂、雅克萨)。牙克石,是由“雅克萨”音转而来,此“雅克萨”源说法有二:
(1)、雅克萨是沃沮—通古斯语yagsi的译音,意指由于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圆弧形陡岸。乌奴尔河流经今牙克石市区东南冈坡,冲刷出了一里多长的圆弧形陡岸,牙克石因而得名。牙克石与雅克萨(明朝属国索伦汗国首都)同名。
(2)、雅克萨是满语,意为“涮坍的河湾”。
a.1732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从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今海拉尔)设了十个驿站。其中一个便设在此地,称“扎敦毕拉雅克萨站”。“毕拉”为满语,“河”之意。“扎敦毕拉”即“扎敦河”。“扎敦毕拉雅克萨”意为“扎敦河被涮坍了的湾子”。
b.清代,免渡河与今之扎敦河被统称为“扎敦河”,并无免渡河之名称。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版的《黑龙江舆地图》标明,扎敦河流至今牙克石北部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湾渚,然后又北流注入海拉尔河。“扎敦毕拉雅克萨”以此河湾而得名。
1901年筑东清铁路,俄国人便将“雅克萨”讹传音转“牙克什”(牙克什-牙克石),为站名,“牙克石”火车站渐成地称,沿用至今。
1950年至1983年间,牙克石曾为喜桂图旗。喜桂图,蒙古语“有森林的地方”)蒙古语地名,经录了牙克石附近曾有森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