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总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下总国
下总国

下总国(しもうさ)(Shimou-sa):属东海道。俗称下总。石高约40万石。现在之千叶县北部。大化改新后,与上总国、安房国分立。明治年间,与上总、安房再次合为千叶县。

上总、下总、安房总人口:公元700年27万,1600年47万,1721年128万。(数据来源:超长期都道府県人口の推移)

特点: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农业渔业都比较发达。

石高:39.3万石

分郡:葛饰、千叶、印幡、匝瑳、海上、香取、埴生、相马、猿岛、结城、丰田

主要特产名物:栗、盐、牛蒡、茶、海苔、酱油、酒

代表风土:新胜寺、香取神宫、弘法寺、小金原、船桥大神宫

主要势力:足利氏,千叶氏

梗概:房总半岛中南部的东海道之国。西同武藏国,北同下野国接壤,东和北被小具川等河流与常陆国隔开,南部沿着下总台地与上总交界。东边通过鹿岛浦和九十九里浜与海洋连接,西南部是一片内海。

平安时代在桓武平氏的支配下,平将门,平忠常的暴乱相继爆发,是古代末期内乱的发源地。镰仓时代平忠常的子孙千叶氏等豪族逐渐支配了下总,关东的古河公方,堀越公方,关东管领等战乱影响到了下总。战国时代千叶氏连接北条和越后长尾氏与里见家对抗,保存家名。

主要以平原地形为主的下总农业发达,同时有着较长的海岸线及优质良港,因此渔业也很发达。但是武藏,下野,常陆,上总各国由于下总的平原地形,可能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与笼城战相比,更加适合野战。

1538年国府台合战以来,下总大部分都在北条家的统治下,北条关东制霸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下总领国化,不甘心为守护千叶氏的属将。北条氏康扶植了外甥傀儡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平定了国内。之后古河足利氏改称喜连川氏,受到了丰臣德川政权的优待,一直存在到明治维新之后。

而为了确定上总和下总的利益,北条家极力压制上总和安房的里见氏,北条与里见之争,北条连接武田,今川,里见连接长尾上杉,构成了关东争乱的中心。

第二次国府台之战里见氏遭到极大打击,北条扩大了在上总下总的支配范围。被北条家压制的里见家,最终于1578年选择了与北条和睦。1590年北条灭亡后,北条旧领被德川家康所得,家康分封谱代到下总,成立了多个小藩,以制约关东诸势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