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老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协兴老街

协兴老街距邓小平故居约1.5公里,协兴之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协兴古为望溪乡,原来仅在靠北方设有场镇,称为"旧市",约有一百余家店户。随着经济的发展,"旧市"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赶场交易的需要,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后在南面增设"新市",增开了店户80余家,它与"旧市"相距仅数十步,取"同心协力,发达兴旺"之意,故名协兴。历史上沿袭俗称协兴场。

协兴场自古都是交通要道,从广安城出发,古时官道的北干路必经协兴。如今的川鄂公路也从中穿越而过。协兴镇是四川省百个小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旧貌正在换新颜。

在迅猛发展的协兴场上,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始终没忘保留下那条令人倍感亲切的老街。古老的街房相互偎依,古朴的梁、柱、础、片片小青瓦,显露出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一切是那么自然、朴实、大方,颇具川东民居特点。那狭窄的街道古为官道,逢场天虽显拥挤但却打扫得十分洁净。一间店铺紧挨着另一间店铺,从店主人那欣喜的表情中足见这里的人家殷实而宽慰。当年,小平每天来到协兴老街的北山小学读书,逢二、五、八(旧历)场期,小平还常常背着一只小竹篓,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之中,为母亲买回盐巴、针线,也为自己买回学习用的桐油、蜡烛之物。

在协兴老街那古老的青石板上,深深地印下了小平童年的足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