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仰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詹仰庇(1534—1604年)

字汝钦、尔钦,号咫亭,又号巢云居士,明泉州安溪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父詹源,弘治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云南按察司副使。仰庇16岁入县学, 20岁上南京国子监。嘉靖四十三年中举,翌年登进士第,出任南海县令。当地有一股截途掳掠的盗贼,出没无常。他经过侦察,派兵深入巢穴,一网打尽,为民除一大害。该县掌管捕盗的吏目,向行商索贿未遂,唆使恶棍诬指漳、泉行商为盗,捕送县府,将定重罪。仰庇缜密侦查,终于案情大白,一百多人免陷冤狱。明末赋役繁苛,人民被迫纷纷起义,各地官府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进行赋役改革,仰庇极力推行“一条鞭法”,将赋和役分别归并,赋役用银折纳,简化税则,民间称便。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下诏褒扬,说他“学绍家闻,才优世用,能以悃愊之心,施行恺悌之政,刑清赋省,使人欢欣鼓舞”。以卓异征入朝,授文林郎。隆庆二年,仰庇升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时穆宗下诏令户部购买宝石珍珠,限三日办妥。尚书马森、给事中魏时亮、御史贺一桂等相继上疏劝止无效。仰庇继又上疏,先引证仲 戒商汤,召公戒武王“绝去玩好,故圣德光千载”史实,接着分析:“若侈心一生,不可复遏,恣清纵欲,财耗民穷。”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他认为,方今“两广需饷,疏请再三,犹靳不予”,而朝廷以有用之财,耗于购买无用的宝珠,是一种“轻重倒置”的措施。疏上,不报。隆庆三年正月,内宫太监研制火药,准备献给皇帝作为元宵节放烟火之用,初五夜火药爆炸,火烧十几间房屋。仰庇上疏指责内监,招致穆宗近幸的嫉恨。同年春,明穆宗耽迷于歌舞和女色,陈皇后婉言劝说,触怒穆宗而被迁出坤宁宫,居于别屋,朝臣都不敢言。仰庇获悉皇后病重,上疏请让皇后还居坤宁宫。穆宗阅疏为之心动,手批:“后侍朕多年,近有疾,移居别官,冀却病耳。尔不晓宫中事,妄言姑不究。”仰庇上疏之时,同僚都为他捏一把汗,及奉批语,皆为庆幸,劝他说:“批龙鳞而撄嵎虎,不可为常。”同年夏,仰庇奉令巡视监局库藏,上疏指责内宫太监每年从京城内外园廛场地数十处所收租税,数额颇巨,任意吞没,怕言官弹劾,波言供进难支。致使过在朝廷,而利入私家。请求皇帝诏令户、工二部会同司礼监巡视科道等官共同将租税已报与未报者逐一清查,决定应革应留,以杜奸欺,又说:“再照人君之奢俭,四方系之以安危;朝廷之嗜好,左右视之趋向甚矣,不可不慎也。”并指出朝廷以前向户部提取银两,充实库藏,以备缓急之需;而太监开列账单,却说全部用于创鳌山、修宫苑、制秋千、造龙凤船,冶金柜、玉盆等,要求皇帝严惩。疏上,更引起中官的切齿痛恨,于是抓住仰庇疏中有“再照人君”一语,说言官上书,胆敢对皇帝用“照”字,显属“大不敬”,激怒穆宗,下旨:“詹仰庇这厮悖逆,屡次狂妄,着锦衣卫拿来午门前着实打一百棍。”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继位,起用先朝直臣,仰庇任广东参议。到任仅一月,即因病回乡休养,家居13年。至万历十三年,才调任江西参议,旋改任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南京太仆少卿,入为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最初仰庇因为直节敢言,享有盛名,因此屡受挫折。复职之后,虽然对朝政有些振刷论建,如申饬御史出巡事宜、定拟章奏体式以及请逐擅权玩法的中官鲸等,但为了保全自己的禄位,也转而依附权责,颇著形迹,为清议所不容,给事中王继光、主事姜士昌、员外郎赵南星、南京御史王麟趾等交章论列。仰庇不自安,六次上章求去,神宗只好提升他为刑部右侍郎,让他称病请退。仰庇回乡家居后,很少与外人接触,只和二三好友往来,留连山水之间,寄情吟咏,曾隐清源山巢云岩。万历三十二年,泉州地震,开元寺东塔顶盖折,仰庇倡修,并题《咏开元双塔金标》七律一首勒于塔中。万历三十三年(1604)仰庇卒,追赠刑部尚书,赐祭葬,准祠于学宫。遗著有《詹少司寇奏疏》和《咫亭文集》。

曾诗曰:“天涯犹有神仙气,一啸冷然若虚空”来形容福建石狮虎啸洞,在当地尤其有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