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良
1.清朝末年历史人物陈明良(1859~1884年)字志华,闽县闽安镇(今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西山村)人。
陈明良父母早逝,光绪元年(1875后),陈明良才17岁,经舅舅的朋友介绍,就到上海祥生造船厂做工,光绪五年参加反对法国监工的罢工斗争,被开除回乡。他愤慨之极,写道:“万里江山半壁黑,吾愿碧血洒千秋”。光绪十年,中法马江之战爆发,陈明良对法军的横行霸道忍无可忍,毁家纾难,他说:“国难未已,何以家为?”他把祖传的房子都抵押了,以购置器械,决心作一死战。当年七月初六,法兵到闽安镇骚扰。陈明良率一队人马从后山冲到三叉街口,在普安亭下,挥舞长刀阔斧,砍杀敌兵,死者众。但敌兵集中力量朝他枪击。陈明良身中数弹,血流如注,仍高呼:“洋人可恶,杀,杀,今天是我的好日子,多杀你们几个,以快我平生,让你们入乡,我辈有何脸皮见乡亲父老?”直到他被擒,仍骂口不绝。法兵威胁他说:“再顽固,就杀下你的头来!”陈明良厉声答道:“我乃是中国人,决不屈于你们野番种,要杀便杀!”于是慷慨就义,年25岁。陈明良牺牲后,闽安镇人民同仇敌忾,一哄而上,终于把法国侵略军赶离闽安镇。
2.陶瓷专家陈明良出生在陶瓷世家,福建德化人,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德化古陶瓷收藏家、德化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德化县政协委员会委员、德化凤池瓷雕厂厂长。
陈明良先生收藏德化窑古陶瓷二十余年来,为国家为社会保护了许多德化窑古陶瓷文化遗产,成果为收藏界普遍称道,部分藏品如:明代猪油白瓷雕观音像、香炉、烛座、青花瓷盘、花瓶、笔筒等10多件套藏品多次荣获奖誉。其中明代万历款象牙白瓷“五彩盖罐”被全国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报道。2003年10月,在福建省首届收藏精品博览会活动中,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象牙白瓷披坐观音被评为“收藏精品”;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2006民间寻宝记一一走进福建”在德化举行鉴宝活动中,藏品德化窑明代何朝宗款观音、明代蟠龙执壶、宋代坐莲观音、民国十不全等四件被评为十大宝物。陈明良先生撰写的多篇论文在CN级发表,2005年以自己收藏的2千余件古瓷编著《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在全国发行销售。
“瓷艺堂”创作仿古工艺瓷与现代工艺瓷,其创新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多次获奖。如:1983年成功研制的《千手千眼观音系列》在88年7月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牌奖;《一百罗汉》在全省陶瓷创新大赛获得优秀奖;《十六罗汉》、《树神》在1996年11月台湾永德信明康第一届陶艺金陶奖比赛中获得特别奖和佳作奖;《盘古开天地》、《八仙过海》、《荷女》在1999年12月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分别获得银、铜奖和优秀奖;《补天》在2002年10月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得优秀奖;《窑火》在2005年9月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评比中获得铜奖;《瓷魂》在200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百花杯”获得优秀作品奖;《富贵吉祥》在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杯”获得优秀作品奖;《达摩》在2006年6月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比赛中获得银奖;“瓷艺堂”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艺术家收藏;在2006年6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