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天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严天铎(1889~1977年)字鸿荃,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人。

天铎早年在福建法政学校读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光复福州的于山之战。但以后北洋军阀李厚基篡夺革命成果,革命志士星散,天铎则到福清闽剧江湖班抄写剧本。

民国12年(1924年),天铎改编《珍珠塔》为闽剧本,卖给福州“三赛乐”闽剧班。该剧上演后,场场爆满。天铎因而成为闽剧编作的知名剧作家。民国20年“赛天然”请天铎编成《安安送米》,《百蝶香柴扇》,又大获成功。戏班老板把剧本的稿酬从80元银元提高到160元银元。民国21年,“三赛乐”赴上海演出《珍珠塔》、《刘智远》、《养媳恨》等3本戏,全是严天铎的作品。民国24年泰国有个戏班老板到福州,特别邀请严天铎到泰国编成《小星泪》等剧作。其间,天铎仍有《梁天来》、《张凤挟死按司堂》等剧本寄回福州“三赛乐”戏班。“三赛乐”得以独家公演《梁天来》的连台戏,被“文艺”、“南华”、“大中华”等戏院争相订演,座无虚席。

民国25年,天铎从泰国回福州。当时“协民社”的小生李铭玉还是一般的“配角”演员,天铎专为李铭玉写了《苏佩云》的戏。铭玉当主演,果然自此铭玉名噪梨园。天铎则被捧为“大炮剧师”。

天铎还有许多成功的剧作,如号召民众反对内战的《救国救民》,反对封建婚姻的《孤儿血》,歌颂民族英雄的《马占山》,揭露卖国的《夜光杯》,提倡国货的《民族之耻》和揭露媚外的《玻璃恨》,此外还有《一文钱》、《白扇记》、《灯花缘》、《自怨杯》、《异姓兄弟》、《婢之虐》、《青云寺》、《红裙记》、《尧天舜日》、《伯邑考》、《林则徐》、《陈世美》、《法门寺》、《木兰从军》、《铸错姻缘》、《新茶花》、《难民图》、《蔡松坡》、《三判孙传芳》、《伍老与周良显》、《审杨经》等等,是福州闽剧界最有成就的作者之一。

1977年,严天铎逝世,年88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