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郧县
郧县

概况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鄂西北汉江上游,、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境内高山与盆地兼有,北部属秦岭余脉,南部属武当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汉江谷地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区。沟壑与岗地交错,山野辽阔,地势险要。2004年末总人口588639人。

全县面积3863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为579.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占10.4%;山场面积496.68万亩,占85.7%;水面面积22.77万亩,占3.9%。纵跨北纬32°25′至33°16′,横贯东经110°07′至111°16′。南北宽92公里,东西长108公里,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仅6公里,形若金鱼。东北部与河南省淅川县相依,西南部与竹山县毗连,西部与陕西省白河县交界,西北部与郧西县相交,北部与陕西省商南县相接,南部与十堰市相依,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郧县城关镇(古为郧阳府城),位于汉江北岸,距省会武汉市535公里,距十堰市仅27公里。郧县的山场、耕地、水域、道路和村庄分别占全县面积的81.2%、10.3%、4%、4.4%,大体构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42500。代码:420321。区号:0719。

行政区划全县所属18个乡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原种场,521个村民委员会,28个居民委员会,30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6万,其中农业人口47.1万人。以汉族为主体。

城关镇镇政府驻石桥巷,人口103500人,面积178.8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北门、广场、中岭、兴郧、体育场、郧阳、开耻岭、菜园、武阳岭、牧场沟、红桥、金岗、观沟、马场关、洞旦河、堰河、桃花沟、黄士梁、响军河、后庙、翻山堰、红和、桑树垭。

杨溪铺镇镇政府驻赵家坡,人口35875人,面积248.8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财神庙、杨溪铺、关门山、清凉寺、下家河、伏山、罗沟、钟山、刘湾、云彩山、鲍沟、田龙、烽火、雷家、陈家梁、香炉山、五道岭、圩坪寺、郑河、龙泉、黄畈、青白、农业队。

安阳镇镇政府驻吕家,人口32688人,面积205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居峪、槐树、前湾、余咀、钟家河、标湖、小细峪、西堰、老虎道、大峪、横山、安阳口、青龙、龙门塘、小河、李营、陈营、寨沟、二龙山、冷水庙、大柏树、王庄、罗河。

青曲镇镇政府驻曲远河,人口23631人,面积165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曲远河、安沟、弥陀寺、韩家沟、洪门铺、周家洼、西沟、魏家铺、油坊沟、巷子口、王家山、魏家沟、杨家沟、店子河、郑家河、周家洼、尖疙瘩、老湾。

白桑关镇镇政府驻白桑关,人口34912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白桑关、秀峪沟、石门凳、麻花铺、战马沟、龙头、白竹沟、猴猿沟、柏营、陶沟河、白湾、阳坡、杨家河、卢子沟、麻峪、高庙、龙谭沟、李家河、孟家河、郑家堰、梅子营、中沟、东良河、庄房。

谭山镇镇政府驻羊皮滩,人口29740人,面积120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高杨、徐家、东岳、腰庄、西王、乌峪、严岭、塘城、八龙庙、鱼塘河、金家、后河、柴湾、甲坑、拦门、罗台、柳泉、新合。

梅铺镇镇政府驻梅家铺,人口25200人,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梅铺、全湾、时家沟、高沟、圩坪、王河、曹西沟、孙家洼、西沟口、大坪、财神庙、李家沟、盘道、董家台、李家沟、杨营、草庙岭。

刘洞镇镇政府驻刘家湾,人口16380人,面积85.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刘洞、毛坪、骆庄、杨河、黄沟、鹁鸽、江峪、白马、孔沟、姚沟、五泉、杨台、程营、庙坪、李家。

白浪镇镇政府驻程家台,人口11000人,面积60.6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丹江、白浪、郭沟、洋溪沟、袁家沟、会沟、寺沟、东沟、杨沟、叶庄。

南化塘镇镇政府驻南化塘,人口57000人,面积417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南化、关帝、化山、盐池、杜家河、郑家、青岩、玉泉山、大桑树、西河、罗堰、码头、寺泉、楼房沟、长新、玉泉观、大坪、江湾、东溪、谢家沟、李庄、磊石河、马纵岭、三道梁、长富沟、黄柿坪、周庄、观沟、油桐场。

柳陂镇镇政府驻易家垭子,人口54540人,面积250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商业街、易家垭、大桥、山跟前、兴盛、朱家湾、挖断岗、白鹤铺、王家学、马蹄沟、朋儒、舒家沟、青龙山、刘家桥、亮子湾、高岭、轩家沟、黄坪、金矿、吴家沟、周家湾、彭家岗、肖家湾、梯子沟、腰岭、辽瓦、史家 、马鞍、韩家洲、崩滩、黎家店。

茶店镇镇政府驻茶镇,人口25257人,面积9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茶镇、长岭沟、蔡家岭、二道坡、长坪、王家湾、花庙沟、曾家沟、大岭山、樱桃i沟、茶店。

鲍峡镇镇政府驻鲍家店,人口31218人,面积388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鲍家店、鲜鱼寺、辽坡、姚家、花园、郭家店、大庙、大堰沟、黎家沟、分水岭、东沟、何田、水西、余家、桦栎岗、洄水、赵湾、军家坪、鸡公河、高桥、枫池、大墩子、孤山、陈湾、苍浪。

胡家营镇镇政府驻宋家坪,人口22165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将军河、麒麟、白塔、两河、陈庄、富家、土地、交元、洞沟、大桥、南沟、洄水、冻青、店子、胡家营、漆沟、木瓜、上红、沙沟。

青山镇镇政府驻青树沟,人口23631人,面积131.5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青树沟、龚家院、白果树、柏腊树、彭家窝、秦家沟、蓼池、钱家河、九里岗、白石坪、万家坪、琵琶滩、周家河、水泉沟、元岭山。

五峰乡乡政府驻南北峰,人口34000人,面积237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南北峰、红椿沟、西峰、东峰、肖家河、黑滩垭、花瓶沟、双庙、石门、安城沟、彭家湾、尚家河、鲍家河、大石沟、下三岔、蒿坪、曹家湾、小石沟、上塔、张家楼、黑家湾、大树垭。

大柳乡乡政府驻杨家村,人口13639人,面积362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杨家、十字、左溪寺、黄龙庙、扛子沟、双坪、白泉、大柳树、松树湾、余粮、华家河、金塘。

叶大乡乡政府驻白家坪,人口17660人,面积334.7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花蛇、皮古、闵家、龙坛、门楼、铁锁、毛河、麻池、新潮、杨柳虎眼、叶滩、太山、茶场、王良、兰家、月亮、舒家。

其他人口21340人,面积45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

红岩背驻彭家庄,人口10380人,面积43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东沟、余河。

原种场驻谭家湾,人口10960人,面积2平方千米。辖4个村委会:十方院、谭家湾、核桃树垭、西茶亭。

交通概况郧县地处鄂西北之北,依秦巴望南疆,据汉水达荆湘,四围群峰逶迤,其内沟壑纵横,往古水路通商,南北必经;而今关隘坦途,东西要道。千古郧阳,古风犹在,雄姿新妆。现今已形成以二条国道(209国道、316国道),三条省道(郧漫路、丹郧路、鲍竹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通达邻省,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组高密度公路,以汉江、渚河两条流域为主的水路交通直达长江。 目前全县拥有公路278条,通车里程2452.6公里,其中:国道2条,省道3条,县道6条,乡村道258条,厂区专用路9条,全县100%的乡镇,98%的行政村通公路;有桥梁138座5771.62延米,其中: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44座,小桥79座;通航里程为151公里,各类码头泊位9个,社会运输船舶218艘,年货运吞吐能力已达37.7万吨,客运吞吐能力2.9万人;公路运输货运站场10个,总占地面积404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82平方米,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872辆,年客运量达125.42万人,客运周转量4522.4万吨公里;为郧县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源概况全县有水面22.8万亩,可养水面在16.5万亩以上,占总水面的72.6%。境内有大面积的汉江河谷沿岸的许多河湾库叉及914座小型水库,2772口塘堰,总面积为15114亩。境内自产鱼种,有5目9类41种。有20多种名贵鱼,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

全县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其中林面积186.92万亩,森林覆盖率32.3%,林木积蓄量157万立方米。经济林22.9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12.3%,特种林占2.5%,境内树种有70种,141属,299个品种,其中幼林面积占近50%。以上特征明显呈现出,郧县林地资源开发具备的很大的潜在优势。

县境内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已发现的矿点157处。矿种有9类30种,潜在的经济价值在17亿元以上。不仅有黑色金属矿,而且还有金、银等贵金属和兰石棉、绿松石等特种矿。黄金在我县的开发,可推断有近千年的历史。

历史沿革

郧县历史悠久,古称麇子国,商代属庸国,春秋时属绞国,战国时属楚地。秦属汉中郡长利县。西汉置锡县。东汉属益州汉中郡锡县,三国时属魏兴郡之锡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郧乡县,属荆州魏兴郡,以治所附近郧关得名,又传因位郧山之南得名。先后属梁州西城郡、豫州淅阳郡。唐朝属山南东道均州武当郡郧乡县,五代时属均州,宋属京西南路均州武当郡郧乡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郧县,属襄阳府均州。明成化12年(公元1475年)后属湖广布政使司郧阳府。清属安襄郧荆道郧阳府郧县。

1914年属襄阳道。其后属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区。全县划九个区。

1948年12月31日郧县解放,城关建制为郧阳市,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1949年划归湖北省建制,隶属郧阳专署。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后属郧阳专、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

2000年,郧县辖15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8431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75147 安阳镇 34096 杨溪镇 22090 青曲镇 24576 白桑镇 12833 南化镇 32575 白浪镇 11510 刘洞镇 17897 谭山镇 29488 梅铺镇 27607 青山镇 18359 茶店镇 24764 柳陂镇 36063 鲍峡镇 21723 胡家营镇 23595 桂花乡 12246 大堰乡 16469 大柳乡 14195 高庙乡 19021 黄柿乡 20580 辽瓦乡 16329 安城乡 19796 五峰乡 14413 东河乡 9247 叶大乡 8093 叶滩乡 9414 原种场虚拟乡 11081 红岩背林场虚拟乡 1108

郧本乡名,置关于乡,曰“郧关”。郧县以汉水“长利”有“郧关”而得名。

郧县在夏时,为豫州之西域。商时,武王伐纣,联合庸、卢、濮、蜀、羌、髦、微、彭等方诸国。郧县西南境内有渚河,古称“庸水”,属庸国辖地。西周时期为周的疆域。春秋时,楚子伐麇,至于锡穴(今五峰辖地),故为麇国故地。后楚师灭麇国、绞国,郧县境地遂属于秦。秦统一六国后,隶益州汉中郡。汉因秦制,锡属益州汉中郡,于郧县境地置长利县。西汉长利有“郧关”,与锡并属汉中郡。东汉建武六年(30年),长利并入锡县,仍属汉中郡。三国时,郧县属魏兴郡。魏在锡立堵阳县(今县西25公里处韩家洲)。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汉长利县。太康五年(284年),改长利县为郧乡县,属魏兴郡,县境内魏兴郡的郧乡县属地,隶荆州。南朝,郧乡县属梁州魏兴郡。齐时,分魏兴郡,东境属上庸,郡北境置齐兴郡,又分郧乡县置齐兴县,为齐兴郡治,领六县,在县境为齐兴、郧乡二县,属梁州。梁太清一年(547年),于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于是,兴州所领在县境为齐兴郡的郧乡、齐兴二县。为广福郡所领广福县。广福当分齐兴置,而郧乡为兴州及齐兴郡治所。又置郧州,所领郡县无考。西魏改梁兴州为丰州。隋废广福郡,改广福县为安福县,与郧乡县同属豫州淅阳郡。唐武德一年(618年),置南丰州,领郧乡、安福、堵阳三县。堵阳当分郧乡置(在今郧县内),又分郧乡县置长利县(在今郧西县境)。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以郧乡、堵阳、安福属均州。唐贞观二年(628年),省堵阳、安福二县入郧乡,并省长利入郧乡,废均州,以郧乡县属淅州。唐贞观二年(628年),省堵阳、安福二县入郧乡,并省长利入郧乡,废均州,以郧乡县属淅州。贞观八年(634年),废淅州复置均州。郧乡县属均州。唐天宝一年(742年),改均州为武当郡。唐乾一年(758年)复为均州,隶山南东道。宋时,郧乡县仍属均州武当郡,隶京西藏自治区南路。宋末省上津县入郧乡县。至元十四年(1277年),郧乡县改郧县,属均州。明太祖洪武一年(1368年)复置上津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于郧阳城置郧阳府,又分郧县南门保置郧西县(即唐时长利县故地)。于是,郧县疆域与其他5县合为郧阳府治,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布政使司为湖北布政使司等,郧县属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灭亡。民国时期,郧县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道郧阳府、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3年(1934年),改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1947年)12月30日,郧县城解放,时属豫陕鄂第四专署(两郧专署)。1950年3月,划归湖北省建制,隶属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2年12月,郧阳、襄阳专署合并,郧县改属襄阳专署所辖。1965年6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建制,郧县复归郧阳专署。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湖北省十堰市合并,实行市县体制。郧县隶属十堰市所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