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坦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勒坦汗

即俺答汗(1507年—1582年),阿拉坦是其名字,意思为“金子”。

16世纪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

阿勒坦汗,又译作“阿拉坦汗”、“俺答汗”。

明朝嘉靖年间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逐原草原霸主察哈尔部于辽东,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后他为开辟牧场,又征服青海,甚至一度用兵西藏。

其部住牧在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一带。明嘉靖初年崭露头角,配合其长兄吉囊数征北方兀良哈和青海的卫部特(见瓦剌)等部。吉囊死后,势力日强,控制蒙古右翼地区,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嘉靖二十九年(1550)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隆庆四年(1570),以俺答之孙把汉那吉降明为契机,明蒙开始和谈,俺答以亡入自己领地的赵全等九名汉人换回那吉。次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弟、子及各部头目皆授以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官;又议定通贡互市条款,规定每年一贡,以二月为期,贡由小王子故道,贡马不得过五百匹,贡使不得过一百五十名。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万历六年(1578),俺答赴青海西会见西藏喇嘛索南嘉错时,尊索南嘉错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是为达赖称号之始;并先后在归化城等地建立寺庙。在其扶持下,喇嘛教开始在蒙古广泛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