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连翘

名称【药名】小连翘[1][2]
【英文名】1、Hyperioums sampsonii Hance;2、Erect St . John'swort Herb
【拉丁名】Herba Hyperici Erecti
【异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间草药》),小对叶草(《四川中药志》),小对月草(《重庆草药》)、小元宝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来源】为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小连翘的全草。
【考证】①《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②《纲目》:“旱莲有两种,一种苗似旋覆而花白细者,是鳢肠,一种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乃是小连翘也。”
【植物形态】小连翘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厘米,光滑无毛。茎圆柱形。叶对生,无柄,狭长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20毫米,宽2~8毫米,先端钝,全缘,基部钝形,半抱茎,上面散布黑色油点。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绿色,卵形,锐尖头,长4毫米,有黑点散布;花瓣5,椭圆形,长8~10毫米,与萼片互生,浓黄色,有黑色点线,稍旋扭;雄蕊多数,成3束,黄色,花药小,顶端有1黑点;子房3室,黄色,花柱3,柱头乳头状。蒴果卵形,3室,室间歼裂长约7毫米.种子细小,具细网纹。花期8月。果期10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采集】6~8月采收.
药性论述【性味归经】①《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入肝经。
【功效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乳汁不通,疖肿,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①《峨嵋药植》:叶及花枝:煮肉服,产妇有发奶之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等。又用于刀伤创伤,作洗涤料。
兼为咽喉之含漱剂、风湿性疾患之湿布剂。生草打汁外用于创伤、跌打损伤等。
【现代研究】有活血、止痛、调经、止血、消肿之效;小连翘或其提取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用于制备治疗睡眠障碍、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病症的药物;同属植物贯叶连翘,在西方国家称圣约翰草,用于治疗忧郁症等疾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连翘也具有抗忧郁作用[1]。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鞣质,有光致敏作用,动物食后可产生皮炎;含小连翘碱(hypecorine)和小连翘次碱(hypecorinine);花含金丝桃素(hepericin)。
文献报道,小连翘中含有聚(异)戊二烯二苯甲酮类衍生物、萘骈双蒽酮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是小连翘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但是要提取和分离这些药物成分还有很多困难[1]。
选方①治咯血、鼻出血、便血:小连翘一至二两,水煎服;或加龙芽草一两,鳢肠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月经不调:小连翘、月月红、益母草。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通乳汁:小连翘、山甲珠。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疖肿:小连翘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跌打扭伤痛:小连翘全草四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小连翘鲜叶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花语小连翘(common stijohn's wort)
花语:魔法(magic)
这种花隐藏着一股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听说睡觉时在枕头下压着小连翘,会可以梦见未来丈夫的容貌。因此它的花语就是-魔法。不过这并不是邪恶的巫术,而是善意的魔法。
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神奇且敏锐的洞察力,通灵般的第六感,会把一见锺情的对象,视为一生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