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p
协议BEEP 代表 Blocks Extensible Exchange Protocol(块可扩展交换协议)。
Marshall Rose(BEEP 规范的作者)所给的介绍中(请参阅 参考资料),BEEP 的应用程序“目标市场”在下列术语中描述:
面向连接:使用 BEEP 传递数据的应用程序被期望连接、做它们的交易然后断开连接。这使得通信具有有序、可靠和对拥塞敏感的特征。(IP 层上的并行和使用 TCP 而不是 UDP 有许多相同特征。)
面向消息:使用 BEEP 传递数据的应用程序被期望用已定义的结构化数据包通信。这意味着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是松散耦合的而且不需要详尽地了解彼此的接口。
异步的:不象 HTTP,BEEP 不限于请求和响应的特殊定序。异步性允许对等样式的通信,但它也不排除常规的客户机/服务器通信。
尽管这些特征包含了大量的潜在的应用程序(例如,它们会恰当地允许 HTTP、FTP、SMTP 和各种即时消息传递协议的重新实现),还有许多应用程序不在 BEEP 的作用域之内。其中包括只有一次的交换,如 DNS 查找,这里由 BEEP 引起的成本将不成比例,还包括紧密耦合的 RPC 协议,如 NFS。
倘若一个应用程序符合目标市场,那么 BEEP 能提供什么呢?它的功能性的主要方面是:
将一个消息与下一个分离(分帧)
消息编码
允许多个异步请求
报告错误
协商加密
协商认证
函数Beep()
功能响铃n次(n超过10时只响10次)。
语法Beep ( n )
参数n:数值类型,指定需要的响铃次数。如果n的值大于10,那么计算机只响铃10次返回值Integer。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1,发生错误时返回-1。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Beep()函数返回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