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菜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七菜羹是农历新年的食品之一,流行于中国南方和日本,传统上家庭会于正月初七(即人日)当天煮七菜羹,以借七种蔬菜为一家带来好兆头。吃时必须吃清,不可有剩余或倒掉,以免“福气”被倒掉。

七菜羹的所用的蔬菜并并无一定限制,用料视乎煮法而定。七菜羹主有两种吃法,咸的吃法采用蔬菜分别有白萝卜、芥兰、菜心、大芥菜、春菜、大蒜及芹菜,煮制时把各种蔬菜放进高汤煮成,亦有加入猪肉及虾米调味。

甜的吃法则采用大菜、香菜、菜心、芹菜、芥兰等素食蔬菜,先爆香蔬菜,再加入酱油及糖调味。

不同蔬菜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葱代表聪明;韭菜代表天长地久;芫荽代表缘分、大芥菜代表新春发财等。故此七菜羹是一道集各种兆头于一身的新春菜。

有些地方会以七菜粥代替七菜羹,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则以七彩鱼生代替七菜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