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炳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潘炳年(1844~1919年),字耀如,晚号退庵,长乐县人,后迁居福州。清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光绪八年(1882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任国史协修、功臣馆修撰、总纂。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联合在京闽籍官员,弹劾在中法马江战役中直接责任者张佩纶、何如璋。张、何终被遣戍。光绪十五年(1889年),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文渊阁校理,以京察一等记名道府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特授四川夔州府知府。夔州经常发生教案,炳年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尊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夔州夏旱秋涝,田园、房屋毁坏甚多,炳年号召百姓建筑附城堤坝,日夜监守,防止大水泛滥。四川有野生橼树,百姓多砍作柴烧,炳年认为橼叶可以饲养山蚕,重金聘请贵州人传授饲养法,未及一年,百姓获利。他重视教育,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设四川第一所中学。后调署龙安府知府。3年后,复任夔州知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调署成都知府,政绩卓著,被举荐入京,他称病告老回福州。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隐而不出。遗著多散失,仅存《使粤日记》2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