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彭寿松(1866~1918年),号岳峰,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福建保甲局总办,后因殴打事被布政使参劾革职。愤国事日非,参加反清的秘密会党“哥老会”。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失败后,寿松利用湘军和“哥老会”的旧关系,建立军警特别同盟会,自任会长。寿松的反清活动引起当局的注意,福建布政使尚其亨故意将寿松推荐给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寿松便到汉口任职,借此联络湘鄂革命力量。武昌起义前夕,寿松来闽。九月十八日(11月8日)晚,带领“哥老会”会员及部分起义官兵,上于山与清兵作战。二十一日(11日),福州光复,成立福建军政府。寿松任参事会会长。不久,任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后参事会改为政务院,任院长。民国元年(1912年)7月1日,政务院取消,设参议厅,寿松任总参议兼福建警察总监,统辖防卫军,督办全省禁烟事务,控制全省军政大权。寿松居功自傲,在福建省议会选举中,擅准湘籍旅闽人士特定议员专额10名的要求,引起闽籍人士反对。同盟会会员蒋筠和《民心报》主办黄家宸反对尤烈,被寿松派人暗杀,还查封报社,从而遭到多方反对。袁世凯乘机命岑春煊为福建镇抚使,撤去寿松原兼各职。寿松离闽后,避居汉口租界。民国6年,到长沙从事反对北洋政府的活动,孙中山任命他为湘鄂民军联络部部长。翌年春,被张敬尧捕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