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沃尔夫

马库斯.沃尔夫出生于1923年,是德国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沃尔夫的长子。1933年与全家一起流亡法国和瑞士,1934年流亡莫斯科。1940年至1942年在苏联航空学院学习。1943年到二战结束,在莫斯科“德国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45年5月初回到柏林。此后至1949年任柏林广播电台编辑及评论员,曾作为该电台特派记者参加审判德国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审判案的报道工作。1949年至1951年,为民主德国驻莫斯科外交使团的首席参赞。然后成为民主德国对外情报局的工作人员。1952年任该局局长。从1955年起,任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总局局长、副部长。1987年退休。1990年德国统一后,曾旅居国外,1991年回国。 1989年后又从事写作,主要著作有:《三驾马车》(1989年)、《自己的使命》(1991年)、《零点时刻――对二战结束和德国重建的回忆》(1995年)、《俄国菜的秘诀》(1995年)、《秘密战争的情报首脑――我的回忆》(1997年)(中文版根据英文版译为《隐面人》)、《伪装的艺术》(1998年)。2006年11月9日去世,享年83岁。
沃尔夫曾经领导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外特务机构长达30年之久。1952年,这位著名诗人沃尔夫(Dichters Friedrich Wolf)的儿子从苏联回到东德领导驻外情报机关。1954年,他向西德派遣了著名的特工纪尧姆(Günter Guillaume),这位著名的谍报人员经过20年的潜伏,居然成为西德总理勃兰特的私人政治助理,并跻身于西德的决策层。纪尧姆向东方泄露了很多重要机密。比如有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联邦国防军”的情况以及尼克松给勃兰特的一封密信。1974年4月,纪尧姆案发,5月勃兰特被迫下野。
这是沃尔夫特工生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西方谍报机构一直到1978年都没能截获一张他的照片,因此绰号为“米莎”(Mischa)的沃尔夫被称为“看不到脸的人”。
1989年昂纳克倒台之后,沃尔夫参加了11月4日在亚历山大广场举行的大型群众集会,并向公众介绍了自己的过去。1990年两德重新统一之后,沃尔夫因为有着长期在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工作的经历而被列为通缉犯。他先逃往至莫斯科,1991年,沃尔夫向奥地利政府申请政治避难,但被驳回。随后沃尔夫被移交给德国司法机关。1993年,沃尔夫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地方上诉法院因叛国、受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6年半的监禁。1995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他进行了赦免。但是1997年,沃尔夫又因为4项罪名被判处2年监禁,缓期执行。
1997年,沃尔夫出版了回忆录。他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一直生活在柏林直至辞世,而他过世当天正是柏林墙倒塌17周年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