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嵘

陈嵘(1888~1971)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字宗一,浙江安吉梅溪镇石龙村人。1888年农历1月20日生,1971年1月10日去世。1906年入东京弘文学院日语班学习,1909年考入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林部,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前,受同盟会派遣,曾回国,与黄炎培等人潜入天津,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3年毕业。回国,创办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并任校长。1923年又赴美国哈佛大学专攻树木学,同年获硕士学位。1915年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次年,参加创办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今老山林场前身),兼任技务主任。旋又兴办界于安吉、长兴两县的云野林业公司(今安吉龙山林场),安徽延平林社,南京九华山林场、青龙山林场和江苏句容下蜀林场等。1917年发起组织中华农学会,任第一届会长兼总干事长。1922年,陈嵘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树木学,次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4年赴欧洲考察各国林业,并在德国萨克森大学研究一年。1925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森林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留守金陵大学,利用校园收容难民数万人,还为失学青年举办金陵补习学校和同伦大学,任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51年,继任金陵大学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时,任南京林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不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级研究员,发起创办中国林学会,任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第三届代理事长。1957年,出访苏联、民主德国。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科技文教委员会委员。通晓日、英、德、法、俄、拉丁等文字和语言,毕生致力于树木分类学、造林学、林业史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现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
陈嵘是中国近代林业科学奠基人之一,在树木学、造林学和林业史科研和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深入湖北神农架、四川峨嵋山和云贵边境采集标本。从1916年创办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今老山国营林场)以来,先后参与创办了浙江云野林业公司(现龙山林场)等7处,并亲自领导植树造林。1937年问世的《中国树木分类学》是中国第一部树木学专著,1933年所著《造林学概要》、《造林学各论》,是中国第一批近代造林学专著。其他著作有《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森林植物地理学》、《竹的种类及栽培利用》等。1979年中国林学会常务理事会根据陈嵘的遗愿,用其捐赠的稿费积蓄设立了中国林学会奖励基金。
现在梅溪镇石龙村鸡笼山坡,面临蜈蚣山,有一座陈嵘墓,系1987年底建成。墓地面积5亩,由纪念堂、墓道、花台、墓台、墓体等组成。墓高2.5米,墓后用石块砌成的弧形靠壁高于墓体,上有“绿化祖国”4个白色大字。纪念室内有一陈嵘先生仿铜像,室内还陈列其传略及部分著作、照片、信件等。墓地树种有日本扁柏、三角枫、美国红杉以及陈先生1944年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树种――湿地松和火炬松。
陈嵘(1958.11—)内蒙古人,擅长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职画家。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大专班。1993年任哲里木画院院长。作品《太阳雨》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我的太阳》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版画展;《巴特尔的婚礼》入选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全军第九届美展。合作《民兵史画长卷》(局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画说深圳》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女人河》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南岭村记事》荣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岁月如歌》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江苏省苏州中学教师江苏省苏州中学艺术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苏州大学艺术设计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006年在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进修陶瓷艺术。苏州市美术、书法教育学会会员,苏州市画信协会会员。2003年随“苏州市画信代表团”出访日本交流、讲学。美术作品和论文多次在书刊上发表。2004年参与编写“中日画信作品集”。2003年参与创办江苏省苏州中学美术班, 2007年在苏州市图书馆成功举办“美术班历届学生作品展”。
陈嵘
1032-1085年 字号:叡达、云巢 , 浙江杭州人 , 擅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