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妹

文七妹(1867—1919 ),湖南湘乡棠佳阁人,18岁时与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结婚。毛母为人心地温厚,待人宽容恭让,节俭勤劳,深得毛泽东兄妹及乡人的尊敬。1919年,毛母患腮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得知消息,急忙赶回家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住在长沙河西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可是由于其他病症并发,毛母还是于1919 年10月5 日,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葬韶山南岸,与夫同坟。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七妹十八岁时和毛顺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湖南韶山的文七妹,不逊色于三太和孟母,养育出了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 文七妹18岁与毛顺生完婚,先后怀过两胎,都在襁褓中夭折。八年后毛泽东诞生,文七妹了不起,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让毛泽东拜七舅妈为“干娘”。
对母亲的去世,毛泽 东万份悲痛,用泪和墨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副灵联。其灵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 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这两副灵联, 也深深地记述了毛泽东的母亲平生对他的养育之恩,也由衷地表达了他 对母亲的孝敬之情。《祭母文》称:“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迩亲疏,一皆复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头脑精密,擘理分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书汝辈,各务为良。”
毛泽东《祭母文》全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