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排钱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毛排钱草

(《广西中药志》)

【异名】排钱草、叠钱草(《南宁市药物志》),麒麟片(《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鳞狸鳞的根及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见鳞狸鳞。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平。"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消肿,去湿滞风热。治跌打,乳疮,咳血,血淋,小儿牙疳及月内锁喉,牙痛,头疮。"

②《广西中药志》:"治疳积,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治风湿骨痛:毛排钱草根四两,浸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并外擦痛处。(《广西中药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