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钟慈

石钟慈 (1933-)

2003年“华罗庚数学奖”授予石钟慈、陆汝钤两院士,以表彰他们为发展我国数学与理论计算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石钟慈院士在有限元方法以及应用方面贡献卓著。他对协调元与非协调元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对工程计算具有指导意义的前沿成果。

石钟慈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项目“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首席科学家。50年代末,建立了一种将变分原理和摄动理论相结合的新算法并算出氦原子最低能态的良好近似值;研究了矩阵特征值的定位问题,得到精度很高的上下界估计公式。70年代中期以来,从事有限元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首创的样条有限元被广泛应用于实际计算并引发了大量后继工作;研究非协调元的收敛性,证明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检验方法既非必要也不充分,并提出新的判别准则;发现非协调元的一系列奇特的错向收敛性质,从理论上证实了早期工程计算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并证明多种在应用上极有价值的非协调元的收敛性,奠定了它们的理论基础。

石钟慈院士1933年12月出生于浙江鄞县。1951年入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转入复旦大学数学系,1955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1956年赴苏攻读计算数学。196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65年至1986年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任数学系主任和计算中心主任。1987年至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所长和“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8—1995),现任中国计算数学会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1987年石钟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荣称号。

石钟慈现任浙江万里学院校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