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植物名称马兰丹又名:田边菊、马兰。

形状特点: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高数寸至尺余,有绿色、红色两种。叶互生,长椭圆形,有粗锯齿,羽状脉。夏秋枝梢开蓝色花,形似菊花。结瘦果。

生长环境:生于田野路边近水处。

采集加工:四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能:辛微甘平。能祛瘀止血,解毒,止痛。

2、古国名马拉丹为元朝时南海诸国之一。

元朝在南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南海西洋诸国的友好关系。忽必烈曾令唆都等奉玺书十通,招谕南海诸国,占城、马八儿(印度东海岸)等俱奉表入贡。忽必烈并重用南宋的降臣蒲寿庚,利用侨居福建的外商与南海诸国的联系,招致诸国,发展海外贸易。至元十六年(1279年),马八儿国遣使元朝。元朝派杨庭璧为使臣,多次出使俱兰(印度西海岸)。至元十九年(1282年)二月,杨庭璧抵俱兰,其国主及宰相马哈麻等接受玺书,并遣其使臣祝阿里沙忙里八的入贡。杨庭璧四次出航印度,大大增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苏木达国通过俱兰,也向元朝遣使通好。因此,南海十国皆遣使元朝。元朝商人在南海的贸易十分活跃,其中不少人迁居于南海诸岛。

上面所说的南海十国分别为:马兰丹、马八儿、须门那、僧急里、南无力、那旺、丁呵儿、来来、急兰亦、苏木都剌。

关于马兰丹的地理位置,有三种说法,一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一说在加里曼丹岛西北海岛,一说是非洲东岸的马林迪(Malindi)。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