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源

胡山源(1897-1988)
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胡三元。江苏江阴人。1897年9月16日出生于山观仓廪桥佃农家庭。1920年肄业于杭州三江大学。历任上海基督教青年协会书报部翻译,河南开封中山大学、杭州三江大学教师,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受时代变革思潮影响,创建新文学团体“弥洒社”,出版《弥洒》月刊和《弥洒社创作集》。在联络文学青年投身新文学运动的同时,积极从事小说、新诗、散文、戏剧等创作,受到鲁迅的重视。他用笔名40多种,擅长多种文学体裁写作。
解放后,先后任苏南文教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学院(后改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和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84年被中国作家协会接纳为会员,并特邀为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的名誉代表。1988年1月1日病逝。
191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南明演义》、《网两》、《散花寺》,短篇小说集《虹》,专著《小说综论》,回忆录《坎坷的一生》、《屈辱二十一年》、《文坛管窥》,传记文学《青山碧血》,剧本《风尘三侠》,译著《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卡本德游记》、《莎士比亚评传》、《日本与日本人》、《欧美女伟人传》、《黑奴成功传》(合作)、《杰作的人生》、《人人是尧舜》、《早恋》、《万世师表》等。一生著译约10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