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基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对于任何一个寄主抗病基因,病原物种都有一个与之想对应的无毒基因。

病原菌具有毒基因和无毒基因,寄主植物具有感病基因和抗性基因,只有当携带无毒基因的病原菌感染携带有抗性基因的寄主植物时,才会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否则就会导致植物被感染致病。但是该理论还认为认为,植物无论是携带感病基因还是抗病基因,都具有潜在的抗性能力,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专化性是建立在受体识别的水平上的,因为目前发现的所有植物抗病基因,都是编码受体蛋白的基因。也就是说,植物的抗性机制在所有抗病活不抗病小种中的基因是固有的,抗性发挥与否,取决于植物-病原物基因-基因识别的性质,不发挥看行只是因为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基因配合不是无毒基因和抗性基因的组合而已,并不意味着植物本身不具备抗病能力,而是这种能力没有被激发诱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