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质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阶段时,由于水解酶活性下降,还残留一些未被消化和分解的物质,被保留在溶酶体内,形成在电镜下呈现电子密度较高,色调较深的残余物,这种溶酶体称为残质体(Residual body),常见的残质体有脂褐色,含铁小体,多泡体和髓样结构等,有的残质体能将其残余物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有的则长期存留在细胞之内而不被排出如脂褐素

1、 常含有脂滴的脂褐色

围以单位膜的小体,内容物电子密度高,色调深,常含有浅亮的脂滴,常见于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如皮肤上的老年斑,即为脂褐素堆积而成。

2、内部充满铁颗粒的含佚小体

含铁小体(siderosome)被以单位膜,内部充满电子密度高的含铁颗粒,在正常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中可见到含铁小体。在溶血的病人脾脏中明显增多。

3.由许多小泡构成的多泡体

多泡体外被以单位膜,内含许多小泡,小泡可能来自高尔基体或细胞吞饮的小泡。

4、膜性成份呈同心层状的髓样结构

髓样结构的特点是:它所含有的膜性成份呈同心层状,板状或指纹状等排列,可见于正常细胞(巨噬细胞)及病变细胞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