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白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阳白穴

阳白穴 Yáng bái(GB14)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穴义〗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

〖名解〗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干爽的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生气壮阳。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