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劫

基本信息中文片名
疯劫
英文片名
The Secret
更多外文片名
Fung gip
Crazy Disaster .....(literal English title)
Feng jie .....(China: Mandarin title)
The Seconds Secret
影片类型
惊悚 / 剧情 / 恐怖
片长
89分钟
国家/地区
香港
对白语言
粤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单声道
制作公司
比高电影有限公司 Unique Films Ltd. [香港]
上映日期
香港
Hong Kong
1979年11月1日
演职员表导演
许鞍华Ann Hui
编剧
陈韵文 Joyce Chan
演员
张艾嘉Sylvia Chang .....连正明 Lin Jeng-ming
赵雅芝Angie Chiu .....李纨 Li Yuen
万梓良Alex Man .....阮仕卓 Yuen Si-cheuk
林子祥George Lam .....医生
吴桐 Tung Ng .....二叔公
曾江Kenneth Tsang .....探员
黎灼灼Cha Cha Lee .....祖母 Grandma
李海淑 Hoi-sook Lee .....梅小姬 Mui Siu-kei
关聪Chung Kwan .....探员
梁淑卿 Leung Suk-hing .....邻居
卢国雄 Kwok-Hung Lo .....周东城
徐少强Norman Chu .....疯汉 Ah Saw (as Norman Tsui Sui-Keung)
林伟图 Lin Wei Tu .....连兄
郑丽芳 Lai Fong Cheng .....连嫂
罗浩楷Ho Kai Law
制作人
李玉兰 Audrey Li .....producer
胡树儒 Sau-yee Wu .....executive producer
原创音乐
林敏怡 Man Yee Lam
摄影
钟志文 David Chung
剪辑
余灿峰 Hamilton Yu
美术设计
曹建南Kin-Nam Cho
剧情介绍阮士卓与未婚妻李纨二人看上去非常般配,其实却是貌合神离,李纨一直怀疑阮士卓在外面有情人,却一直苦无证据,有一天二人相约去看望母亲,却在龙虎山上突然失踪,隔日在香港龙虎山上发现了两具面目不清的男女尸体,警方开始调查此失踪命案,并确认就是阮士卓和李纨,遂将凶手目标锁定在疯子阿傻身上。阿傻在那天晚上看到了凶杀经过,却因为惊吓过度而完全没有记忆,只剩下恐怖回忆,警方更加确信阿傻就是凶手。连证明是李纨身前好友,在李纨死后经常去探望李母,突然发现了李纨的验孕报告单,原来李纨已经怀孕,那么死去的那个女子就不可能是李纨。经过调查,死去的女子是阮士卓的情妇,而李纨杀完人 以后就一直隐密于龙虎山上,连证明在龙虎山上搜去证据,却突然遇到李纨,李纨为自保欲杀人灭口,正是恰逢阿傻赶到,他忆起了当晚的情景,与李纨扭打在一起。李纨的孩子突然早产,李纨在孩子的啼哭声中含泪死去。
幕后制作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界短暂却辉煌的“新浪潮”让人记忆犹新,一批年轻导演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充斥着商业烂片的电影市场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并且引导日后香港电影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许鞍华作为新浪潮的重要代表,她的处女作《疯劫》不但开启了新浪潮的序幕,也奠定了她作为香港优秀导演的地位。在此部影片中,许鞍华将剧情片的紧凑,悬疑片的恐怖和伦理片的情感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整个故事的情景渲染下,产生一种深思。影片显示出她对类型片恰倒好处的掌握,被誉为“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从此,许鞍华在香港电影艺术与商业两极穿梭自如游刃有余。
许鞍华在香港影坛上有着其特立独行的地位。她对类型片技巧的圆浑掌握,令她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难得是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使她的作品成为香港影坛上,罕有能平衡个人言志与类型取向的极佳示范。无论是借倾城传奇抒发末世感性,还是罕有地以基层运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现经典去写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传,都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透过回顾其重要作品,我们在感受许鞍华的电影风格与独特感性之余,亦可细细体味香港人在这幻变年代的百般滋味。
这部拍摄于1979的电影取材于香港龙虎山一件真实的凶杀案,不过享誉香港的女编剧陈韵文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巧做手脚,将现实中真正的凶手移花接木,这样的改动一方面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影片的内涵。《疯劫》一举打破当时的香港票房纪录,许鞍华在影片中细腻的营造出一种惊悚恐怖的气氛,不紊不慢的用镜头揭露一件情杀案中的跌宕起伏,《疯劫》令香港观众体会到本土电影空前的恐怖感觉,影片无论在选景、取镜、光影,还是摄影机位变化上都足见导演驾御故事营造氛围的功力,影片的成功表现出她是一个能很好的够控制观众情绪的实力导演。无论是西环旧唐楼、尼姑打斋、斩鸡头、老式寿宴、横街陋巷,都充份流露一种对古旧文化既敬畏又恐惧的矛盾情怀。与平铺直述的传统单一视角不同,为了增强影片的悬念色彩,许鞍华采用多视点结构叙述故事,将一个凶杀故事描绘得疑云重重高潮迭起,而结局的改动将一启简单的疯子杀人的事件变化成由于滥情而引发的悲剧。
许鞍华的初露锋芒之作获得电影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与徐克的《蝶变》一同被视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随后的《撞到正》(1980)延续其对于悬疑电影的尝试,之后她又有多部风格迥异但艺术含量颇高的作品。
花絮
·许鞍华从小就看过很多电影,据她本人回忆“从七八岁开始就每周都看电影,星期天则看卡通片,一两个礼拜就去看戏,有时也看粤语黑白片,看电影一直没有停过。”经验的积累无疑她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