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责难

【注音】:zé nàn

【释义】:

1、责难:中性

2、指责,非难。

倾家荡产:贬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

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个人意见而已。

【基本解释】

[rebuke; blame] 指摘责备;非难

作者不应在评价问题上责难他的评论者

【详细解释】

1. 勉励人做难为之事。

《孟子·离娄上》:“责难於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赵岐 注:“人臣之道,当进君於善,责难为之事,使君勉之。” 宋苏轼《祭范蜀公文》:“责难之忠,爱莫助之。”章炳麟《訄书·别录乙》:“ 衡 在朝二十馀岁,进退不恒,一代度制,略出其议,奏事亦数以古义责难。”

2. 指责,非难。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自从西医割掉了 梁启超 的一个腰子以后,责难之声就风起云涌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