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营镇旧名王家营,地处废黄河与盐河之间。

明代设兵卫于各行省。淮安府之大河卫,于黄河沿线建兵营十数,王家营其一。又各兵卫“厄塞岩疆,调垒棋布,战功累世者居其地而不迁”。与清江浦时峙、滨大河之冲要的王家营遂渐成聚落。后因黄淮溃决,三次东迁而至今王营镇之所在。清代初叶,海运未通之时,王营镇“南船北马,众庶走集”, 与北平、西安、开封、樊城并称“北道五都会”。(张震南《王家营志》)乾隆间,清河迁治清江浦,又“改设马号于王家营”,并“列墩置戊以护行旅”,是为“清口驿”。“自镇至京,凡1864里,为站有18 " ,此为“通京御道第一驿站”。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朝鲜、琉球诸国来贡,使臣均于此处下榻而后转道赴京。琉球国朝京都通事郑文英(正使)即道卒葬此。郑文英墓为该镇重要古迹。

同治元年(1862年)漕督吴棠“为备捻乱”,筑王家营土圩略成正方形,“南北因河堤以为障”。圩里南北走向有三条大街:西街(其北又有“小街”,多油行、八鲜行)、粮食街(以粮行盛)、骡马街(“以逆旅胜”)。皆街道宽广、气象宏阔,“可容五马之车方轨并行”,所以顾炎武有诗日“行人日夜驰,此是长安道”。

1972年起,淮阴县政府驻此。今为淮安市淮阴区政府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