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乡
白青乡位于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北端,三面临海,距县城15千米。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03万人(2004年)。辖10个行政村。
【代码】350128200:~201青峰村 ~202白胜村 ~203白沙村 ~204丰田村 ~205岱峰村 ~206玉堂村 ~207招康村 ~208国彩村 ~209南盘村 ~210东占村
【沿革】1956年设国彩乡,1958年属平潭公社,1981年析置白青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青峰、白胜、白沙、丰田、岱峰、玉堂、招康、国彩、南盘、东占10个村委会。

白青乡地处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海坛岛北端突出部,三面临海,南面与平原乡接壤。全乡面积8.05平方公里,耕地2175亩,林地2820亩,滩涂610亩。1995年全乡有10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4910户,1.93万人。乡址设在岱峰村西,距县城20公里。
民国元年,现白青乡境域属朴秀区。民国15年分设区乡时,属三区。民国20年属四区爱群乡。民国26年属三区党堑、沙峰、玉堂联保。民国28年属三区爱群乡。民国32年10月并入龙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三区,1952年7月属五区。1956年3月合并区乡,国彩、白青和榕湖乡的一部分并为国彩乡,属苏澳区。1958年4月撤区并乡,凤美乡的一部分并入国彩乡;8月,国彩乡分析为白沙、伯塘、东堑等3个大队,属平潭县人民公社平原分社。1961年属平原人民公社。1981年8月,从平原人民公社析出,成立白青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为白青乡人民政府。
境内峰峦连绵,海岸线曲折,可停泊船只的澳口有8个。沿海岛礁错列,共有大小岛礁70余个。白青乡以渔为主,外海有虾拖、鲨钓,内海有定置网作业。有可供养殖的滩涂500亩、浅海2000亩,形成南盘至国彩的环状海水养殖网络,发展紫贻贝、花蛤养殖。其中大嵩岛已建成贻贝养殖试验基地。1982年,水产品产量5556吨。1995年达18678吨,总产值2813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336元的84.3%。
白青乡对外贸易历史悠久。由于岛礁四周盛产厚贻贝,白沙一带渔民潜水觅取后制成干成品,俗称“蝴蝶干”,以质优闻名,畅销海内外。长江澳沙滩蕴藏着丰富的贝壳,煅烧成石灰,质地洁白,是建筑粉刷的好材料,产品外销香港等地。80年代,对台贸易一度兴盛;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发展较快,丁香鱼、虾皮、贻贝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利用长江澳和丰田澳丰富的海砂资源建成丰田砂厂。
青峰的海蚀桥,是独具特色的观赏景点;大嵩岛环境清幽,是避暑、疗养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