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庠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庠乡

东庠乡位于福建省平潭县东北部海域,有岛礁20多个,除东庠岛外全部无人居住,距县城14千米。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1万多人(2004年)。辖8个行政村。葫芦澳为天然避风良港,客轮通流水镇。

【代码】350128205:~201澳底村 ~202东风村 ~203澳星村 ~204东进村 ~205鲎北村 ~206东霞村 ~207湖边村 ~208南江村

【沿革】1958年属平潭公社流水分社,1961年析置东庠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南江、澳底、东风、澳星、东进、鲎北、东霞、湖边8个村委会。

东庠乡以东庠岛设乡,位于福州市平潭县海坛岛东北部,东面与北面濒临台湾海峡,西南与小庠岛对峙,南与流水镇的王爷山遥遥相望,面积4.46平方公里,有耕地1482亩,林地1623亩,滩涂面积3855亩。1995年全乡有8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2666户,1.04万人。乡址设澳底村,距县城约15公里。

民国元年,设东庠区,民国10年后属一区;民国20年改属二区;民国26年1月,属一区辖下的东庠保;民国28年9月设东庠乡,仍属一区;民国31年8月并入中正乡;民国33年7月复设东庠乡;民国38年9月,属一区;1952年7月属六区;1956年3月属中楼区;1958年4月撤区并乡,仍设东庠乡;1958年8月改属流水分社;1961年成立东庠人民公社;1984年9月复设东庠乡。东庠乡以渔业为主,素与塘屿并称为“金东庠、银塘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东庠是个海匪出没无常、人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的孤岛,经济以渔业为主,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点发展东庠门海域的定置网生产,建立国营东庠门渔场,特产金蟳、虾皮、丁香鱼和紫菜,闻名省内外。1963年拥有渔船211条,1036吨位,其中机帆船仅1艘,渔业产量2126吨。随后发展外海围缯,渔业生产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78年拥有渔船268艘,总吨位1658吨,其中机动船185艘1431吨位,渔业总产量4826吨。改革开放以后,培育以海洋经济为主的产业群,拓展近海海水养殖,大力发展远洋捕捞,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随着渔业的发展,相关的造船厂、机修厂、冷冻厂、水产品加工厂等相继建立。同时修建了南江和东庠门码头,铺设海底通讯电缆和电力电缆。199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0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34万元。渔业总产量8928吨,总产值2630万元。拥有运输船40艘2万吨位,年产值1000多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