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孙兆林

中共辽宁省葫芦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兆林,男,汉族,1962年6月生,山东泰安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入党,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8.12——1979.08,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高中生;

1979.08——1980.08,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中生;

1980.08——1984.08,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

1984.09——1987.06,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7.07——1988.10,抚顺石油学院石化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助教);

1988.10——1989.10,抚顺石油学院应化系分析教研室(助教);

1989.11——1992.10,抚顺石油学院应化系分析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92.10——1993.10,抚顺石油学院应化系代理副主任、副教授;

1993.10——1995.06,抚顺石油学院应化系副主任、副教授(其间:1991.09—1994.06 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5.06——1996.11,抚顺石油学院应化系主任(副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市)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

1996.11——1998.10,抚顺石油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市)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

1998.11——2002.03,抚顺石油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主任、院(市)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其间:1999.05—1999.05 参加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举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习班“科技创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学习;1999.11—2002.09 五次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合作研究;2001.11—2001.11 参加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轮训班”;2001.07—2003.03 兼辽宁省青联副主席);

2002.03——2004.1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2003.03—2004.01 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01——2006.01 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04.08——2005.07,辽宁省葫芦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正市级);

2005.07——2006.01,辽宁省葫芦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6.01——,辽宁省葫芦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6.02补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葫芦岛经济开发区。

研究方向:

1. 新型催化材料

2. 微波化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3. 化学计量学

奖励情况:

1. 孙兆林等,“一种由馏分油生产优质低凝柴油的方法”,2006年02月,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奖(证书号:2005F-3-01-04)。

2. 孙兆林、张晓彤、宋丽娟等,“润滑油调合试验人工神经元网络系统”,2002年06月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0-3-044-01)。

3. 孙兆林、张晓彤、宋丽娟等,“润滑油调合试验人工神经元网络系统”,2002年06月获学校科技进步特等奖(证书号:2002-T-1-1)

4. 钱建华、刘琳、陈文艺、孙兆林,“喷气燃料银片腐蚀快速试验法”,2001年08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1-3-658-5)

5. 廖克俭,孙兆林等,“带锯机油切削液研制”,2000年03月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0-3-044-02)。

6. 孙兆林等“低碳烃芳构化方法”,2000年09月获发明专利。

7. 孙兆林、张金生,《分析测试中常用数值方法》,1999年05月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99-2-003-01)。

8. 钱建华、刘琳、陈文艺、孙兆林,“喷气燃料银片腐蚀快速试验法”,1999年05月获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99-2-001-04)。

9. 孙兆林、宋丽娟等,“取代苯衍生物保留行为与流动相性质的关系”,1998年11月获辽宁省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证书号: 2-155)。

10. 孙兆林、张晓彤等,“石化产品分析测试条件优化及数据处理系统”,1995年4月通过部级鉴定,并于1996年2月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1. 孙兆林、刘满仓、胡之德,“反相液相色谱保留行为的研究”,1991年7月获辽宁省科协首届优秀论文三等奖。

12. 胡之德、朱彭龄、刘满仓、冯钰琦、孙兆林、王多加,“高效液相色谱的机理和应用研究”,1988年8月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兼职:

1. 2005.04—2010.04 教育部化学与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2005.06—2007.06 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3. 2003.06—2005.06 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4. 2002.06—现在 《中国化工报》(辽宁石化)理事会副理事长

5. 2001.09—2006.09 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

6. 2001.04—2005.04 教育部化学与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7. 2000.07—2002.07 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8. 1999.10—现在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

9. 1998.11—现在 《石油化工高校学报》主任委员

10. 1998.11—现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主任委员

11. 1999.07—现在 《石油知识》全国理事会理事、副主任委员

获得荣誉:

1. 2005年07月,“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列第一位)

2. 2002年12月6日,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3. 2002年04月被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专家”

4. 2002年01月被抚顺市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之友”称号

5. 2000年05月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6. 1999年04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证书号:99457)

7. 1999年03月被辽宁省人事厅等七单位评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8. 1999年02月被抚顺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9. 1999年02月被抚顺石油化工学会评为“学会优秀工作者”

10. 1999年02月被抚顺科协评为“支持咨询工作领导班干部”

11. 1999年01月被抚顺科协评为“支持科协工作领导班干部”

12. 1998年09月被抚顺市委、市政府评为“重视科技工作领导干部”

13. 1998年08月被国家人事部等七单位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4. 1998年07月被抚顺市委、市政府评为“1997年度跨世纪优秀中青年专家”

15. 1998年03月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号:975130046)

16. 1997年08月被抚顺市委、市政府评为“抚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17. 1997年05月被为“1996年度中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

18. 1997年05月被评为“抚顺市十大杰出青年”

19. 1997年03月被评为院学科带头人

20. 1996年08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中青年分析化学学者”

21. 1996年07月被抚顺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2. 1996年05月被抚顺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等五单位评为“抚顺市青年科技英才”

23. 1996年03月被抚顺市人民政府评为“抚顺市自然科学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

24. 1995年10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中青年分析化学学者”

25. 1995年10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26.1995年05月评为院学科带头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