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洋镇

盖洋镇位于明溪县西北部,镇机关所在地距县城25公里,交战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与清流林畲、宁化泉上、将乐白莲、泰宁龙安接壤,同时也是明溪通往夏坊、枫溪的必经之路。全境南北长44.6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355平方公里。盖洋镇现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139个自然村1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256人。盖洋镇是革命老区,全镇18个村都被确定为老区基点村。
盖洋镇地形属闽西北中部中低山和丘陵区,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貌深受地区构造、岩性、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地势较为复杂,大体分为低山丘陵区和丘陵河谷地带。盖洋镇有部分地区属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画桥、桂林、村头等村,其成因为侵蚀层积,海拔高标一般在390米左右,最高仅桂林一处海拔630米,坡度一般小于25度。由于玄武风化成紫色土,土质肥沃,被当地人称为“神仙土”,十分适宜种植甘薯、玉米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盖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3℃,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8.1℃,多年平均无霜期151天,日照时数1788.6小时,相对湿度81%,降雨量1754毫米。
盖洋镇森林资源丰富,山间林木葱郁,繁花浪漫,气候宜人。全镇林业用地面积412303亩,有林地394911亩,生态公益林120559亩,竹林面积8973亩,全镇活立木总蓄积量139490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8%。主要树种资源有杉木、马尾松、柳杉、银杏、三尖杉、南方红豆杉、水杉、罗汉松、水松、雪松、杨权、江南桅木、锥栗、板栗、米槠、甜槠、苦槠、栲树、格氏栲、拉氏栲、青、福建青、石栎、广玉兰、厚朴、含笑、观光木、香叶树、楠木、光叶石楠、火力楠、福建山樱花、合欢、花榈木、木爽红豆树、柚、桔、金桔、油桐、乌桕、盐肤木、原叶冬青、蚊母树、杜仲、二球悬铃木、枇杷、酸枣、木槿、梧桐、中华猕猴桃、山茶、木荷、石榴、喜树、女贞、泡桐等。
盖洋镇水域面积5219.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河流水面2857.7亩,水库水面591.2亩,坑塘水面308.6亩,滩涂面积288.8亩,沟鬼子渠面积1172.7亩,分别占水域面积的54.91%、11.36%、5.93%、5.55%、22.25%。
境内有3条主要溪流,古称左中右三溪,即盖洋溪、温庄溪、城岚溪。3条溪均注入金溪,隶属闽江流域富屯溪水系。其余小溪分别汇入这3条溪中。(1)盖洋溪(左溪)在盖洋镜内由南至北流向。河床上游坡降大,中下游变缓,主河道长41.8公里,集水面积221.61平方公里(其中境内175.95平方公里),中下游河床切割较浅,多年平均流量6.9秒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

1.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属该镇第一大河流。(2)温庄溪(中溪)也是南北流向,主河道长23.5公里,集水面积55.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秒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14立方米。(3)城岚溪(右溪)主河道长41.3公里,其中境内29.3公里,集水面积206.21平方公里,其中境内152.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4秒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49亿立方米,属该镇第二大河流。目前盖洋镇已开发城岚溪、盖洋溪梯级小水电20座,总装机容量5255kw,年发电量2114万kw.h。
境内有白叶、姜坊、三溪寨、洋地际4个水库。(1)白叶水库:集雨面积19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库容62万立方米,坝型为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12.5米,溢流堰高8米,宽42米。设计泄洪流量为673m3/s。(2)姜坊水库:集雨面积8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库容40万立方米,坝型为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20米,溢流堰高14.5米,宽40米。设计泄洪流量为530.6m3/s。(3)三溪寨水库:集雨面积6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库容90万立方米,坝型为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14米,溢流堰高10.4米,宽21米。设计泄洪流量为223m3/s。(4)洋地际水库:集雨面积40.2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库容82万立方米,坝型为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16米,溢流堰高12.1米,宽30米。设计泄洪流量为274m3/s。
盖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褐铁矿、瓷土、白云母、石英石、钾长石、蓝宝石、红宝石等。主要分布在:
褐铁矿:马头山一带。
瓷土:杨地、葫芦形、林家山。
钟花石:张地。
白云母:大洋画桥。
石英石:林地、杨地。
钾长石:画桥、大洋。
辉绿岩:姜坊。
蓝宝石:林地。
红宝石:茶坑、村头。
其中红、蓝宝石分布地,属全国四大蓝宝石矿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