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口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口镇

1、河南省太康县朱口镇位于太康县东,距县城23公里.许(昌)商(丘)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该镇南北宽14公里,东西长8公里,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78公顷.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涡河等16条干支渠交叉遍布全镇,灌溉条件十分优势,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水平历来较高。

朱口镇现辖52个行政村,168个自然村,365个自然村,36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0.1万人,2.1万户.该镇是农业大镇,生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红薯、花生、小辣椒等,素有"粉条之乡"的赞誉.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66135吨,棉花总产量2972吨.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996元,财政收入完成1502万元,入库税金698万元,是年,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科技工作、社会治安、党建工作、文化卫生工作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其中文化工作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

朱口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形成6大基地。

1、万亩红薯生产基地,以肖菜园、郭庄、崔古同、先锋、豆庄等15个村为种植区域,推广了优质品种“梅营一号”红薯与玉米、土豆、胡萝卜等套种模式,亩均红薯产量突破万斤,亩均仅红薯一项收入3500元以上。

2、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以李菜园、韩楼为种植区域,建成日光温室80多座,简易大棚800多座,实现了一年多熟,亩均效益达万元以上,并建立了稳固的市场,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

3、1500亩大蒜、辣椒基地,以红星、坡谢、代河等村为种植区域,推广大蒜、辣椒套种,并成立了大蒜批发市场和小辣椒加工厂。

4、5000亩抗虫杂交棉市场基地,以大朱、二李等10个村为种植区域,搞好麦棉套种,取得了较好效益。

5、800亩土豆生产基地,以焦庄、王尧为种植区域,亩均效益达7000元以上。

6、千亩优质小杂果瓜果基地,以周庄为种植基地,引进了优质螺旋柿、苹果、桃等树苗,并推广了立体套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该镇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发展鸡、羊、牛、猪、鱼、蝎、等品种的养殖大户1500户,饲养专业户逐步增多,近期新增了波尔山羊饲养场2座,百头养猪场12座,涌现出5个养殖村。2007年畜牧总产值98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7%。

2007年初,新一届党委政府,把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增强“工业兴镇”意识,形成特色,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了纺织、粉条、面粉、食品等支柱产业。使乡镇企业呈现出从来未有的新气象。该镇振达棉纺织厂,投资1500多万元,现已投产,生产棉纱、帆布等,产销两旺,成为全镇私营企业的排头兵,为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模范作用.以加工红薯和粉条为主的"太康县宏达薯业公司"为重点的龙头企业,投资500万元,引进12条红薯加工系列生产线,使红薯加工增值.该公司与农户签订种薯订单合同,按保护价应收尽收既培育了红薯基地,又推动了粉条业快速发展,走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路子.目前,以带动种植红薯在2亩以上的农户6000多户.在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镇党委、政府以工业小区建设为重点,搞好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效能,进一步拉大小城镇框架。目前,工业小区内兴建了32家私营企业,发展了工商户300多家,小城镇建设日趋繁荣。

随着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新一届党委政府决心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年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5500元。

热忱的朱口人民时刻欢迎各界有志之士来朱口投资兴业。

2、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位于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东北部,福银高速公路过境13公里,并设互通口(集镇至泰宁互通口3.5公里,龙湖工业园区至和平互通口5.5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2.8万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

境内文体底蕴深厚,唐朝就有八坊、七街、四十九巷,有建于宋朝绍兴年间的宝盖岩和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青云塔,又是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有石辋大峡谷、将溪水库、许坊水库等旅游资源,正在生成开发的有宝盖岩休闲中心和竹音度假山庄。

2004年11月,朱口镇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首批5个县域次中心之一。朱口镇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发挥大优势、对接福银线、建好次中心、实现大变样”的发展战略,以新兴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的“三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和谐、繁荣、富裕次中心。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了河滨、瑶上、许朝3个住宅小区建设,新建了邵泰路、河滨路、朱青路3条1公里长的镇区主干道和朱溪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实施了规划面积达6000亩的龙湖、王公桥2个工业集中区,现有可用于企业招商用地1600亩。2006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亿元,财政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3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