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镇
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概况】
陈家镇位于崇明岛的最东部,距县城41.6公里,东与上海实业集团公司现代农业园区相接壤,南临长江入海口,西与中兴镇隔河相望,北与新长江农场东旺社区毗邻。总面积94.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4100亩,行政覆盖水域面积1009.6平方公里。全镇共有2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2个水产养殖场,2个市级奶牛健康场。全镇有58200人,24628户。
该镇距上海中心城区约45公里,距浦东国际航空港约50公里。上海长江桥隧工程建成后,该镇将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功能向崇明岛辐射的最近点,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007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同比增长14.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340万元,同比增长54.5%;实现招商引资税收0.69亿,同比增长11.2%;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284元,同比增长8%。
【特色种养业已成为该镇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陈家镇所辖滩涂是素有软黄金之称的鳗苗和中华绒螯蟹天然蟹苗的主要产地,具有数十年的捕捞历史和10多年的扣蟹养殖历史,目前有精养扣蟹面积2万多亩,稻蟹共生面积8000亩,岛外养蟹达23.8万亩。镇上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蟹苗交易市场,每年为全国各地河蟹养殖户提供蟹种3亿多只。近年来花菜种植发展迅速,2007年花菜种植13 280亩,西甜瓜种植面积5512亩,全年蔬菜种植为41989亩次,2007年除露地种植外,新增设施蔬菜800亩。
【工业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工业通过20多年的拼搏,初步形成了电磁电线、电工器材、制药机械、冶金合金、纸盒印刷、铜材编织、棉纺等行业,主要生产漆包线、系列橡塑线、编织线、接插件线、铁铬铝丝、纺织电机、药机系列、棉纺系列等产品。全镇有9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有3家企业通过了美国UL安全认证。2007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20%。上海裕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裕生牌”电线电缆已连续五次获得市“名牌”产品称号,上海天和制药机械厂生产的“天和牌”系列制药机械产品获得市著名商标。
招商引税收入已成为镇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2007年实现招商引税6800万元,引进注册资金 2.8亿元。
【第三产业已成为活跃该镇市场的重要元素】
该镇现已拥有旅游知名品牌——瀛东村“渔家乐”。 瀛东村位于崇明岛的最东南端,崇明自古有“瀛洲”的美名,瀛东村成为“瀛洲”最东、最早迎来旭日东升的村庄。全村现有农户52家,村民174名。2002年全村总产值就已达千万元,人均收入1.3万元,成为上海市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建材供应为主的商贸市场近年也得到迅速发展。
陈家镇地处崇明岛东端,是万里长江入海口第一镇,上海长江遂桥崇明岛登陆点,上海市“三城七镇”试点镇之一。区域面积94.9平方公里,可耕地4299公顷。2004年,辖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75个村民小组,全镇共26296户,57013人,其中劳动力31187人。 陈家镇,在1985~1987年2月,分南北2个人民公社。南部的陈镇公社,辖18个大队;北部的裕安公社,辖18个大队。
1987年3月,撤公社、大队建置,建立乡、村。南部的陈镇乡辖20个村,北部的裕安乡辖18个村。
1994年3月,裕安乡改称为裕安镇;1995年2月,陈镇乡改称为陈家镇。直至2000年底,两镇所辖的村不变。
2000年12月,原陈家镇与原裕安镇合并为陈家镇,管辖原两镇的38个行政村。
2002年,陈家镇所辖的38个行政村,根据崇明县区划调整的总体要求,调整为21个行政村。
陈家镇还有3个居民委员会,1997年建立裕弘居委会,2002年建立瀛陈居委会,2008年筹建裕鸿佳苑居委会。
在陈家镇的21个村中有些村具有明显的特色。
奚家港渔业村的渔业生产。奚渔村是一个专门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专业村,是上海市郊区最大的群众渔业单位,其近海捕捞渔船总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2004年底,拥有各类近海捕捞的渔船141艘,总吨位10595吨,总马力21929千瓦,固定资产总额5000多万元,村生产总值6211万元,全部为渔业生产所得。
瀛东村的生态文明。2002年,村里农民利用滩涂,挖地凿湖,垒土成山,植树造林,铺草栽花,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经两年努力,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北部,完美地建成了一个具有渔家特色和乐趣的“渔家乐旅游景点”。全村3900亩耕地中,200亩是果园,850亩是林木,占耕地总面积的26%。
立新村的河蟹养殖。全村共有耕地2687亩。1985~1990年,主要种植三麦油菜;1991年,养蟹起步;到1995年,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开挖了蟹塘;至2000年,蟹塘面积扩展到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2004年底,全村98%以上的耕地全部用于扣蟹养殖。
东海村的村办工业。全村有5家工厂,其中股份合作制1家,私营企业4家。东瀛捻织厂,生产棉纱,年产值1000万元,净利润15万元;新鑫金属材料厂,生产打包带,年产值600万元;围源化织有限公司,生产棉纱,年产值500万元;城丹拉丝厂和玻璃厂,分别生产拉丝和水管,年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50万元。2004年底,该村耕地总面积4078亩,工农业总产值85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450万元,占总产值的28.7%。
鸿田村的村宅建设。1985年前,村民的住宅比较散乱,既不便居住,又浪费耕地。20年间,先对中心区域的10个生产队,在1978年样板片村民住宅建造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改造,初步形成东西一线,整齐划一的鸿田住宅小区,(1~10队)共有农民543户,改建了三层楼1500多间,约4万平方米。紧接着,对其余20个生产队进行改建,2004年底,已形成一个村民小组一个住宅小区的模式。
比较特殊的几个村。耕地面积最多的是裕安村,有4885亩;人口最多的是铁塔村,有3887人,占陈家镇总人口的6.57%;人口最少的瀛东村只有173人;林木面积最多的陈南村,有入岛生态林19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陈家镇资中县辖乡。1815年为陈家场,1914年改陈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

南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54.1平方公里,人口3.6万。通公路。辖半边街、新店子、竹林坳、桂家山、傅氏祠、南岩寺、老罐堂、碾盘寺、人和庄、陈家冲、王家坪、鲍家庄、枇把湾、陈家坡、牌坊、王家寺、何氏坝、双堰坳、芦稿冲、新峰坳、石庙子、冷家湾、黄连桥、篮子湾、高家坝、玉皇观26个村委会和陈家场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兼产花生、油菜籽、柑橘。陈家场口有烈士墓园。
行政区划
陈家镇下辖村:
半边街村
付氏祠村
仁和庄村
枇杷湾村
何石坝村
石庙子村
兰子湾村
新店子村
南岩寺村
陈家冲村
陈家坡村
双堰坳村
冷家湾村
高家坝村
竹林坳村
老罐堂村
王家坪村
牌坊村
芦稿冲村
黄莲桥村
玉皇观村
桂家山村
碾盘寺村
鲍家庄村
王家寺村
新峰坳村
陈家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5426
男
18643
女
16783
家庭户户数
99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2257
家庭户男
16834
家庭户女
15423
0-14岁(总)
7491
0-14岁男
3863
0-14岁女
3628
15-64岁(总)
25017
15-64岁男
13382
15-64岁女
11635
65岁及以上(总)
2918
65岁及以上男
1398
65岁及以上女
152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17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