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恒君
葛恒君男,1960年生于江苏沭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北京针刀医院、北京汇康国立中医院、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英国医学院自然医学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客座课题教授,中国科学院世协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委员会委员,世界医药研究中心中华中医骨伤学会会长等职。受聘《实用临床按摩医师》、《国际按摩医师》、《求医指南》等书编委。于1993年由南京市调到首都北京市针刀治疗中心担任该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受世界医药研究中心委托在中国成立“世界医药研究中心中华中医骨伤学会”并担任会长。经过数十年长期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被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号疑难病“颈肩腰腿病”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经验,在创造发明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又开拓新的医疗领域,并将“刀”、“针”、“灸”三者功妙结合,取其之长发明了“灸入松解平衡疗法”的特殊医疗器械,和“分工颈椎牵引器”,“寿康颅枕”,“颈腰治1,2,3号系列中药”以及“延年益寿冲剂”,以上均获三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和二项发明专利。其中“针刀疗法、灸式松解平衡疗法和颈腰治系列中药”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协会、外国专家局等四家联合颁发科研成果金奖。在国内外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行铂发表论文17篇,其中有5篇分别获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奖,被国家级、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大报刊杂志新闻宣传50余次,在临床上用针刀和灸式松解平衡针疗法配合,颈腰治系列中药结合人体生物力学研究的“两点一面颈椎病复位手法和连续提腿疗法”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取得突破性成果,对疑难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骨刺、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死、髌骨软化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跟骨骨刺、网球肘、腱鞘炎、关节损伤及骨折后僵直后遗症,以及颈腰椎手术后疤痕挛缩、粘连后遗症等几十种疑难疾病,包括脊柱损伤引起的内科病,如胃病、肺支气炎、肝病、慢性肠炎、糖尿病等近10万患者的治疗,统计总有效率为98.6%,治愈率86.8%。业绩被载入《中国跨世纪名医大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国骨伤人才》、《疑难疾顽诊治指南》、《中国名人名医大典》和《中国针刀疗法概揽》等典籍。
参与针刀早期研制工作,从事针刀、中西医骨伤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一类,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四肢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200多种疾病)。行医30年来先后治疗“颈、肩、腰、腿病”,“四肢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区域与相关疑难疾病患者达近10万人次。
第二类,关于人类健康长寿课题。以中草药“抗衰老延年益寿冲剂”配合针刀疗法,治疗人体脊柱与相关区域疾病(主要是指内科疾病)。
从1986年起发表论文20篇,其中国际论文4篇,获一、二、三等奖共5篇,在报刊发表文章12篇,并撰写《颈椎病预防与自我保健手册》5万多字和《临床按摩医师》的编写工作。21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刀医学》创新教材编委,大学本科针刀医学系列教材(5本)编委。针刀医学973课题主要技术骨干,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科研成果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参与教育部对针刀医学原创性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著《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30万字)即将由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出版。
附2:针刀医学简介
针刀医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和他的得力助手葛恒君院长等针刀医学界同仁,经过20多个春秋潜心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成果,以及中医特殊的思维模式,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将部分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疾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给予把握,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效果,推进了整个医学的发展进程。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理论澄清了困惑医学界多年的难题,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使这类病--
从不治到可治;
从难治为速愈;
从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痛苦治疗;
从损伤性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性治疗。
针刀医学创建至今所获多项荣誉。1978年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重点科研课题;1984年通过专家鉴定,“小针刀疗法”诞生;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开始向全国推广;1988年“小针刀疗法”获第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发明人朱汉章教授获“军官”勋章(国人首次获此勋章);在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由全国27所高等中医院校的2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会上,确立“针刀医学”。
针刀医学现已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出版的针刀医学(针刀疗法)著作达12部,其中《小针刀疗法》已被翻译成5种文字。自1987年起,累计举办500多期全国性针刀培训班,培养针刀医生达十万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等两个针刀学会下属的28个省级针刀医学会的各级会员,达3万多人。另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中国学习针刀医学,1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2004年12月26日,由世界针联终身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任组长,石学敏院士、程莘农院士、吴咸中院士、沈岩院士、西安医科大学博导陈君长教授、新疆卫生厅高评委主任王杰教授、全军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石现教授、内蒙古医学院长李力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针刀医学进行鉴定,一致同意针刀医学具有原创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院士聚首香山,在香山科学会议“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民主”的氛围中,为针刀医学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针刀是微型手术医疗器械,是施行微创外科手术的工具。这种手术器械,形似针,实为刀。操作时将针刀经皮直接由患者治疗点插入,到达病变部位,对软组织直接进行闭合性松解,通过解除组织粘连、异常高应力点、骨质增生、滑液囊积液、血管、神经卡压、骨关节病理性移位等病变,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其手术切口仅为0.8毫米,出刀后,不见切口,更无需缝合。视病变轻重,手术过程从十几秒钟到几分钟,患者术后即可回家,一般无需住院。
针刀技术是一种非药物、微侵袭疗法,堪称“绿色疗法”。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不断兼收并蓄,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的新知识和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治疗范围不断扩展,疑难颈椎病、顽固性腰突症、椎管狭窄、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众多学科领域,如脊柱相关区代疾病,顽固性头痛、头晕、失眠、哮喘、胸闷、心律失常、心绞痛,慢性胃病、气管炎、咽炎、糖尿病等许多疑难杂症经针刀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