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方论】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类别:补益类
出处《世医得效方》
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用药心得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现代发展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
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
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
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中成药玉屏风散有口服液、颗粒剂、袋泡茶、散剂等制剂,均属甲类OTC药物。怕麻烦的可以选用。
图书信息书 名: 玉屏风散

作者:金哲峰丛书:巩昌镇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506739481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 元
内容简介《玉屏风散》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介绍了玉屏风散的方名释义、立法依据、组成与方义等;中篇临床研究介绍了玉屏风散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下篇实验研究系统总结了玉屏风散在制剂与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玉屏风散》内容丰富,侧重于临床,适合于广大中医、中药专业临床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一、玉屏风散方名释义
二、玉屏风散立法依据
三、玉屏风散的组成与方义分析
四、方中药物功效与主治
第二章 历代医家对玉屏风散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肺源性心脏病
三、支气管哮喘
四、咳嗽
五、支气管炎
六、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腹泻
二、慢性结肠炎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炎
二、急性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四、防治过敏性紫癜肾炎
五、肾性血尿
第五节 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病
第六节 内科疑难疾病
一、汗证
二、脏器下垂
三、面神经炎
四、病毒性心肌炎
五、中风
第二章 儿科病证
一、小儿厌食症
二、哮喘
三、上呼吸道感染
四、肺炎
五、肺结核
六、慢性扁桃体炎
七、小儿多涕
八、汗证
九、泄泻
十、尿频
十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十二、心悸
十三、过敏性紫癜
第三章 耳鼻喉科病证
一、变应性鼻炎
二、慢性鼻窦炎
三、咽炎
第四章 妇科病证
一、习惯性流产
二、产后身痛
三、不孕症
四、老年性阴道炎
第五章 男科病证
不育症
第六章 口腔科病证
口腔溃疡
第七章 皮肤科病证
一、荨麻疹
二、瘙痒症
三、过敏性紫癜
四、尖锐湿疣
五、扁平疣
第八章 神经精神科病证
一、面肌痉挛
二、头痛
第九章 眼科病证
一、病毒性角膜炎
二、结膜炎
三、白内障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制剂研究
第二章 药理研究
第一节 玉屏风散各组成药物的药理研究
一、防风
二、黄芪
三、白术
第二节 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