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羌
牦牛羌
古羌人的一支。以畜养良种牦而著称,初大都分布在沈黎郡,并有牦牛县(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北)。后沈黎郡并入蜀郡,置蜀郡西部都尉,并设有都尉二人,一居牦牛县主徼外羌,一居青衣县主汉人。后羌人继续南下至雅砻江下游。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在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置越嶲郡,故又称牦牛羌为越嶲羌。公元117年(东汉安帝元初四年)十二月,越嶲羌封离等以“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史称“永昌、益州、蜀郡皆叛应封离,众至十余万,破坏二十余县,杀长吏”。反抗斗争坚持近2年,打击了东汉在西南的驻防力量,迫使东汉将“侵犯蛮夷”的奸吏90人,“皆减死论”;同时有力地支持了西北羌人的大起义。在牦牛羌地区尚有筰人,《后汉书·大宛传·正义》认为“筰,白狗羌也”,似与居住在岷江上游汶山郡的白狗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