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嫁 jià

【释义】①女子结婚,跟“娶” 相对:出嫁|嫁女儿。②把祸害、损失等不好的东西转移给别人:转嫁|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 #jià huò yú rén 把灾祸转移到别人身上。

〖例句〗我虽然和他积怨甚深,但嫁祸于人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做的。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嫁 <动>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往,赴

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又如:嫁

嫁jià

⒈女子结婚:她今天出~。

⒉转移,推卸:转~。~祸于人。

⒊叫"砧木"。

------------------------------

家嫁:嫁是女子去男子家,女子无家,以男之家为家。故有“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古语。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所谓“之子于归”,即指此。所以家、嫁音近义同。为什么古代社会婚姻由武力抢夺,演变而为和平出嫁。原有它的历史过程以及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据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一书说,人类婚姻初为群婚制,次为伙伴婚制,再次为对偶婚制,即一夫一妻制。群婚制是男到女方去住,中国先秦时代传说中的舜到娥皇女英家去住,就是具体例子。伙伴制是兄弟共妻或姐妹共夫,《诗经》有诸父诸母之咏,就其表征。此时期,经济关系表现为家族财产权一般全归女子所有,或者男女各有。到对偶婚制产生时,女子已不再拥有财产权,它全归男子。因家从宀豭省声,即家下的豕。豕为私有财产开始之一,它又为古代社会家畜的代表。当时打猎,是男人;饲养家畜,也是男人;拥有猎物和家畜,自然也是男人。家畜在氏族社会末期,是财产的主要内容。女子无财产经济权,自然无家,以男子的家为家,所以出嫁即归家,家嫁音近义同,源于此因。(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