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
1.词语【词目】:野火
【拼音】:yě huǒ
【释义】:1.荒山野地焚枯草时燃烧的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2.指磷火。俗称“鬼火”。3.犹言外快;便宜。
【词意探源】:
(1)指原野焚枯草时所纵的火。
《史记·龟策列传》:“野火不及,斧斤不至。”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指磷火。
《列子·天瑞》:“人血之为野火也。”
【基本解释】
1. [prairie fire]∶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twitchfire]∶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3. [will-o'-the wisp]∶指磷火;鬼火
【详细解释】
1. 野外焚烧草木所放的火。
《战国策·楚策一》:“於是 楚王 游於 云梦 ,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若云蜺,兕虎之嗥若雷霆。” 三国 魏曹植《吁嗟篇》:“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诗:“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2. 指磷火。俗称“鬼火”。
《列子·天瑞》:“羊肝化为地皋,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 清 许缵曾 《睢阳行》:“ 禹 鼎销沉老魅骄,野火游光兆形魄。”
3. 犹言外快;便宜。
《水浒传》第二九回:“﹝武松﹞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 蒋 。’ 武松 道:‘却如何不姓 李 ?’那妇人听了道:‘这廝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说岳全传》第三八回:“﹝ 郑怀 ﹞大喝道:‘何处野贼,敢来这里讨野火吃?’”
2.小说又名《愤怒的乡村》。鲁彦作。1937年发表。青年农民华生与地主傅阿如

结有深仇。后华生领导农民抗缴苛捐杂税,傅阿如依然逼租,并打死一个老农。华生带领农民包围乡公所,地主豪绅勾结军队,镇压了农民的反抗。作品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
3.电影野火 (1958)(Wild fire)
制作团队 职员表
导 演:李湄张彻
编 剧:张彻
监制:李湄
摄影:王剑寒
作词:李湄
作曲:张彻
作曲:王福龄
演员表:
宋海华……李湄
林克成……高原
罗乔治……杨群
杨晋德……谢之
翁锡章……李英
白丽英……金佩娟
宋父……李允中
陈濠
主 演:
上 映:1958年4月24日
地 区:中国香港
语 言:国语
颜 色:黑白
声 音:单声道
类 型:剧情片
制作发行公司:北斗影业公司
故事梗概:
宋海华被父亲离弃, 获林克成收留, 二人日久生情. 华误会成另有恋人, 愤然离家后惨遭污辱, 从此堕落风尘. 后华卷入一宗谋杀案, 得已成为律师的成相助脱罪. 二人冰释前嫌, 准备结婚之际, 却惹来闲言, 华大受刺激, 遭车辗毙.
4.歌曲:《野火》
简介:
这首歌是卑南族南王部落每年12月31日进行大猎祭进年轻人挨家挨户报佳音必唱的歌曲,歌曲中凝聚着一种异域风味,一种泥土的芬芳,展现了原住民坚韧的精神,十分具有感染力。
胡灵演唱这首歌,无疑突破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是对民族风的全新尝试,绵远悠长的曲风,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篝火旁年轻人载歌载舞的美丽意境中去,展现了一副多么丰富多彩的画卷。
少数民族勇敢、乐观、团结、欢乐的节日庆典,为人类最美好的精彩瞬间,胡灵演唱大气、热烈、满怀深深民族情的演唱,再次叫我们感到震撼。
胡灵曾在2006年金鹰节电视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唱这首大气娓婉的《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