蹶鼠
【中文名称】:蹶鼠
【拉丁学名】:Sicista concolor
【俗名】:蹶鼠,中国蹶鼠
【英文名】:Chinese Birch Mouse
【商品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特有种】: 【濒危等级】:稀有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山地森林、灌丛与草地
【海拔上限】: 【海拔下限】: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国内分布】:黑龙江, 吉林, 青海, 新疆, 四川
【国外分布】:
【物种特征】::[识别特征]体型似小家鼠,体重5-8g,体长51-80mm,后肢比前肢略长。尾极长,为86-109mm,约为体长的1.5倍,尾细而均匀,尾毛稀少,环状鳞片清晰可见。体背浅黄灰或棕黄色,背中有无黑线,腹部灰白色或污白色。尾双色,上面与体背同色,下面色浅。 分布 中华蹶鼠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陕西极少数地区。 生境与习性 栖息于3000-4000m的针阔叶混交的草丛中。多夜间活动,善攀缘。以植物的茎、叶、嫩芽和种籽等为食,亦吃昆虫。每年繁殖1胎,产3-6仔。 种群现状 本种自命名到今的一个世纪,在我国仅少数地区有发现。近40来年先后采到20余只标本,是十分稀有的物种。因数量稀少,关于本种的生物学所知甚少,有关信息很缺乏。估计若栖息地不遭破坏,其生存当无严重威胁。 保护措施 因在青海、陕西、四川和云南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内也有踪迹,无需专门的保护措施,但应在保护区内加强监视工作。中华蹶鼠是稀有种,其生存状况应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