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梅

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头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新型工业化研究所所长,现任管理决策与系统理论学术领头人,管理学院产业分析研究所所长,产业复杂网络实验室主任,中国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96年获得广东省第四届丁颖科技奖,并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民盟成员。2001年曾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98年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1989年上半年任复旦大学访问学者;1988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攻读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1984年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任教;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4年确定的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9年毕业。IEEE会员,IFORMS会员(2000年),国际知识与系统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信息学会常务理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管理工程学报编委。
《大陆台资IT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一个系统框架》,获广东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著作类1等奖,2007.4,《区域产业结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专著)1995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1等奖,“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预测和产业优化”1992获国家科委优秀情报成果三等奖,还获得过第六届经济计量世界大会中国投稿者前5名资助奖,入选美国Ma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管理科学、系统方法论以及这些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理论成果有:产业结构系统工程研究框架的提出及应用;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企业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的提出及应用;西蒙复杂性构造理论在产业结构中的应用;沃菲尔德复杂性构造理论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人类活动系统的结构等。主要的应用成果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演变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台资IT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等。目前研究的领域涉及演化博弈、系统与复杂性、比较制度分析、行为决策、社会资本及社会网络以及企业集群等。
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hysica 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中国工业经济(以上杂志均为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等国内外杂志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包括合作),多篇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检索。主要学术著作有《区域产业结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第一作者)、《大陆台资IT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第一作者),《软件过程改进的复杂性工作程序》(第二作者),《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第二作者),主编教材《数据模型与决策》(2000,澳门)。
先后主持与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获国家教委人文社科2等奖,或评为优秀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委员会博士点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多项成果通过鉴定。
主要学术论著:
1.社会网络与复杂网络研究范式比较及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1]
2.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立论依据与逻辑步骤[2]
3.对软系统方法论的一点思考[3]
4.复杂性涵义、通用设计科学及复杂性工作程序初探[4]
5.两过程软系统方法论与广东省产业结构研究[5]
6.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的综合集成与创新——概念框架与初步的理论假设[6]
7.系统工程的软化[7]
8.系统隐喻、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及全面系统干预[8]
9.一个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及应用[9]
10.知识论域体系与系统方法论(论著)[10]
11.组织的系统结构定义探讨[11]
12.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重点投资地区决策的仿真[12]
13.广州软件产业社会网络与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分析与比较[13]
14.企业间竞争关系与对抗行动的二层复杂网络分析思路[14]
15.THE THEORY OF SMAX GRAPH DOES NOT SEEM TO WORK IN A REAL CASE STUDY[15]
16.On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networks: A new method for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nalysis[16]
17.From Optimizing to Learning and then to Interests- coordinating[17]
18.Cook-Seiford 社会选择函数的扩展及应用[18]
19.A STUDY TO SOFTWARE INDUSTRY SCENARIO OF GUANDDONG, CHINA AND MODEL FOR
CHOOSING COMPETITIVE STRATEGY[19]
20.规模分布及产业结构分析新指标的提出:以广东省城市产业系统为例[20]
21.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及其应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