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胡福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胡福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作者胡福明[1],男,1935年7月生, 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

“东风第一枝”绽放南大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明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有人给它扣上“荒谬”、“砍旗”等帽子,有的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是“一颗彻底摧毁‘四人帮’反动思想体系的重磅炸弹”。众说纷纭,争论四起。文章也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他后来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下,围绕这篇文章的争论最终发展成为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说:“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天人们普通承认,与“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并列为现代中国“三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是《光明日报》这篇文章引发的。

胡福明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也突出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点——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文章的作者胡福明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中共党员。后来他自称,1977年秋他把这篇文章送去发表,反对“两个凡是”完全是自己主动做的,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驳斥“两个凡是”那样的教条,邓就没有重新掌权的希望。

“东风第一枝”绽开在南京大学校园。《光明日报》“特级评论员”文章的主要撰写者,是当时任南大哲学系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刚过“不惑之年”的胡福明讲师。

让思想冲破牢笼

胡福明

同中国的许多老百姓那样,在1976年金秋十月,胡福明也以饮酒吃蟹来庆贺“四人帮”的倒台。他积极投身于批判“四人帮”的斗争,在南大和江苏省召开的揭批“四人帮”大会上,胡福明都是第一个登台发言者。作为一个哲学教师、一个中共党员,胡福明敏感地觉察“中国已经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国要“改弦更辙”,“所谓‘改弦’,就是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根弦去掉;所谓‘更辙’,就是要另辟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但是当“两个凡是”的口号提出以后,拨乱反正寸步难行了,揭批“四人帮”的热潮突然降温了。胡福明强烈地意识到,要抓一个总的问题来推动拨乱反正。要打开闸门,“闸门一打开,拨乱反正就可以势如破竹。”而“闸门”不开,思想解放的激流就将受阻,难以奔涌而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索,胡福明终于在1977年3月意识到:冲破“两个凡是”才是关键。只有彻底否定“两个凡是”,否定“句句是真理”,否定天才论,才可以象《国际歌》所说的那样:让思想冲破牢笼。

最初的提纲在医院走廊写成

“两个凡是”是1977年2月7日中央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提出的,反映了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观点。批“两个凡是”要冒很大风险。胡福明斟酌再三,决定“要绕弯子,找个‘替身’。这个‘替身’就是林彪的‘天才论’、‘顶峰论’、‘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谬论。”批林彪无人可以反对,而林彪的“句句是真理”与“两个凡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东西。

如何批“两个凡是”?胡福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宣传“实践论”,二是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个把月的分析研究、反复比较,1977年7月初,他确定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基本论点来批判“两个凡是”,因为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同时也无懈可击,因为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石城暑天,七月流火。胡福明的妻子在月初患病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每天晚上他都到医院陪夜。高温酷暑,无法睡觉,也无地方可睡,胡福明就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带到医院,就着病区走廊上的灯光查阅资料,蹲着身子在椅子上草拟文章提纲。实在瞌睡了,就把三张椅子拼起来躺一会,醒了再看、再写、再改。五天后,妻子出院了,提纲也大致写成了。

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初稿近八千字,大约在7月底完成。胡福明作了三次修改后,9月初寄给《光明日报》哲学组王强华同志。

胡耀邦最后审定

胡福明

文章寄出后四个月没有消息。1978年1月19日,胡福明收到王强华的来信及文章小样,他先后对文章作了三次修改。文章本来要在4月初《光明日报》的哲学版发表,但新任总编辑杨西光认为,“放在哲学版发表,可惜了,要放在第一版去,作为重要文章发表,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使文章更加联系实际,更有战斗性,4月中下旬,胡福明去参加一次全国哲学讨论会时,又应杨西光之邀,留京十多天,继续修改。

4月29日胡福明离京返宁前,杨西光与他作了一次长谈。杨西光强调,因为这篇文章很重要,是批判“两个凡是”的,所以“要请胡耀邦同志审定,他站得高”;审阅后先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发表,次日再由《光明日报》公开发表。杨西光还说:“我要跟你商量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不以你的名义发表,而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这样可以加重文章的分量。我们没有约你写这篇文章,但是现在我们聘请你作《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你看行不行?”胡福明爽快地答应了。

《光明日报》的杨西光、王强华,中央党校的吴江、孙长江等多人参加了对这篇文章的修改,杨西光在题目上加上“唯一”二字,以增强理论力度。胡耀邦亲自审定了这篇文章,批准先由内刊《理论动态》发表,然后由《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继而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新华社向全国发稿。

很少有学术文章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引起高层领导和理论工作者如此的重视、如此多次的修改;当然,也很少有学术文章能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深刻地影响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