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la

部首:口

部外笔画数:8

总笔画数:11

笔顺:25112141431

四角号码:60018

五笔:KRUG

仓颉:RQYT

Unicode:5566

GBK:C0B2

⒈助词,附在句子末尾,有时相当于“了”,起强调和加重感情的作用。

在普通话中“了啊”的连读形式听起来与“啦”类似,有时写作“啦”,也有人写作“了啊”,但两者在部分句子中不能完全等同,感情色彩稍有区别。

例句:你来啦!(你来了啊!)

——两者可以等同

他早就走啦!

——和“他早就走了啊!”语气稍有不同,不能等同。

⒉用在歌曲的唱词中,一般是高潮和副歌部分较多见,起强调主题抒发感情的作用,用来表现已经超出唱词表达极限范围的意义。没有歌词的旋律也用“啦”填满,上一段唱词有多少字就用多少“啦”代替。有时只为了体现旋律的感觉而唱词不重要的歌曲也有全是用“啦”填满的,如日本电影《追捕》的主题曲。蒋大为等歌唱家在个别歌曲中唱“来”时和“啦”发音类似,但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淆。

例子:(任贤齐《浪花一朵朵》)

时光匆匆匆匆溜走

也也也不回头

美女变成老太婆

哎哟 那那那个时候

我我我我也也

一定是个糟老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一起手牵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数着浪花一朵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