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神庙

池 神 庙(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南门外
池神庙古称卧云冈。在山西运城市南2公里土垣上。坐北向南,面临银湖(盐池),别具风光。唐大历间以神赐瑞盐,遂建池神庙奉之。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奉东池神为资宝公,西池神庙为惠康公,大观二年(1108年)进爵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赐庙号“宏济”,大德二年(1299年)加神号“广济“永泽”,明洪武初年正号盐号灵佑,十九年重修,清顺治,雍正均有补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庙前山门,过殿,中部三座戏台并峙,东西左右配殿套院,后部三座大殿并列,皆为重檐九脊十兽歇山式屋顶,雕梁画栋,精致壮观。规模相当,形制类同,殿前月台顺联,构栏雕刻精致。元明碑石,高可六米,矗立在阶前两侧。殿身宽深各五间,四周环廊,重檐九脊顶,殿同梁架规整,檐下斗拱密臻出檐适度,翼角恽飞,劲健壮观。三殿所奉不一,按明嘉靖碑文载,中殿奉东池神与西池神,东殿奉条山(即中条山)风洞之神,西殿奉忠义武安王之神。
自盐池登临,攀石阶六十余级,周设勾栏凭依。现存建筑主要为正殿、戏台和东西两厢,除正殿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遗构外,余皆清代修筑。
正殿三座并列,殿前月台相连,形制、规模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如此布置在风俗神庙中尚属罕见。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呈方形,四周围廊。唯中殿较两侧殿为大,重檐歇山顶。下檐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上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柱头与转角铺作制成鸳鸯交首拱,殿内梁架制作规整,设有藻井。殿顶筒板布瓦覆盖,黄、绿、兰三彩琉璃瓦剪边。
庙内现存元、明、清碑17通,记载当时修建庙宇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