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拉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珂拉琪(Collage),这个名词的真正意义是为使用胶或浆糊把实物贴在画面上的一种特殊技法的意思,并有其独自的绘画意义。

于1911年勃拉克所创造,由1919年于德国的包浩斯(Bauhaus)的格罗比斯(Walter Gropius)教授所提倡,其后推展到美国和日本等国。相当于中国的“贴糊画”,日本的“张付”,因有其独特的绘画意义,所以与儿童初学习图画之“剪画”“贴画”不同。

常用材料:“贴纸”或贴“粗砂”、“木片”、“五金”、“镜片”、“线”等。

感观效果:使鉴赏者得不到要领,费解又觉奇异。让观赏者有“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存在?有什么作用呢?”等的思考。

派别:以立体派、超现实派或抽象派作品为多

立体派:以发挥与保存绘画的技巧与内容为主,把一切事物破坏,然后再组合,提高绘画上的造型意义,色彩的变化,注重对象“质感”的表现,以期捕捉到绘画的效果,提高画面效果,有其绘画价值。最常贴上张的纸或报纸。立体派鼻祖为世界著名的画家勃拉克(Georges Braguc)1911年因受壁纸的灵感而流传至今的。

超现实派:为建设性的含有文学意义的一种艺术,主要在于提高文艺的效果,拟藉贴在画面上物质,形成一种语言,以构成一种文学的内容,或把画面变为造型的或装饰方面的作用。其黏贴的要素,恒能在画面上占有一种作为对象的位置。形式与主题其意义皆因所贴的物质而有所不同。为画面上的构成美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