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英雄

《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神话学大师乔瑟夫.坎伯的成名作。自一九四九年发行至今已达百万册之多,是本不折不扣的畅销书,神话学的经典作品。
它深入影响好几代学者与青年的成就,并非侥幸得来。根据坎伯的自述,三○年代经济大恐慌时,他隐居纽约上州乡间,博览群籍五年之久。这段他称为「自由自在,毫无责任牵挂」的日子,不仅为他奠定雄浑的神话学基础,也直接促成本书的问世。
由於本书是坎伯早期学术出版的代表作,资料的详尽与分析的深入自然不在话下,而熟悉坎伯其他著作的读者也会发现,他日后论述神话的角度与风格在本书中已隐然成形。但另一方面,正因为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对一般读者而言多少会增加些许阅读上的困难。不过个人以为,读者如果对全书主旨与架构有初步的了解,则神话故事本身的生动有趣,自然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致,从而在各类故事的纵横连系间,体会出作者全盘架构的整体意义来。当然,这并不表示读者要完全同意作者的构思,毕竟神话的意义是无穷的,解读神话的架构也不是绝对的。带著思辨与批判的心灵阅读本书,适可深入激汤出本书所欲探讨的丰富人生内涵。相信这也是坎伯对读者的期许。
全书环环相扣而结构严谨,首先确立神话主题的一元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渐次开展英雄历险的各个层面。在个人的层次上,坎伯以召唤→启程→历险→归返为基本架构,适切填入取材自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中的神话故事,对比之馀也有相互补充发挥之处。然而,英雄的历险并不止於个人的层次,它同时也是宇宙的事件:就此意义而言,整个宇宙发生的循环过程,不仅是英雄历险效法的模范,也是古今所有英雄终极归宿之处。因此,英雄在完成身心转化后的离世,乃是大小宇宙最终必然消解的注脚。最后,坎伯以神话与社会间的互动和今日英雄所扮演的角色作结,评析当代神话与英雄的可能发展。
坎伯认为,英堆是那些能够了解,接受并进而克服自己命运挑战的人。放眼各大文化与宗教传统的文献,英雄或以史诗般可歌可泣的事迹留名青史,或在诡谲奇变的冒险历程中亦庄亦谐的过关斩将,或甚至跨越人类身心的极限而臻於超凡入圣之境,种种类型的英雄事迹可说是不绝如缕,俯拾即是。但是坎伯认为,英雄个人的命运系乎更基础、更广大的宇宙生命,要成就前者,必须仰赖后者。因此,坎伯把英雄个人发展的心理层面和宇宙发生的形上层面,在理论上连系起来,这可说是全书的精要所在。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说,个人对浩瀚宇宙运行之道领会的深浅,直接关系到英雄历险的成功与否。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上接受试炼的潜在英雄,要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成就英雄的事业,便有待我们对广大深刻的宇宙生命有所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