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棘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 名】:蓝花棘豆

【拼音名】:Lán Huā Jí 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蓝花棘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coerulea(pall.)DC.[Astragalus coeruleus P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蓝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主根粗壮,外皮暗褐色。地上茎缩短或无地上茎。奇数羽状复叶,长5-20cm;托叶披针形,膜质,先端长渐尖,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被柔毛。小叶21-33,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mm,宽2-5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近无毛,或两面疏被平伏的长柔毛。花梗细,有长柔毛;总状花序长3-10cm,花多数,疏生;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mm,被毛;花萼钟状,长4-5mm,有短柔毛,萼齿披针形;蝶形花紫红色或蓝紫色,长编印1cm,旗瓣宽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与旗瓣等长或稍短;雄蕊10,二体;子房内有多数胚珠,花柱向内弯曲。荚果长圆状卵形,长1.2-1.8cm,宽4-5mm,肿胀,先端具喙,外有白色平伏的短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林间草甸、河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

【科属分类】:豆科

【功 效】:补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主 治】: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卫气虚所致气短心悸、乏力、自汗、盗汗、体虚、久泻、脱肛、于宫脱垂、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性味归经】:甘,微温,脾、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

【考 证】: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黄芪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