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肠气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盘肠气痛,以小儿突发性腹部绞痛,腰腿弯曲,啼哭不休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盘肠气痛多由感受风冷寒邪,或饮食当风,过食生冷,寒凝气滞,或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损伤脾胃,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寒凝肠胃型盘肠气痛。证见阵发腹痛,曲腰啼哭,腹软喜温喜按,得热痛减,口唇色青,面色苍白,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治宜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②乳食积滞型盘肠气痛。证见腹部绞痛,腹胀拒按,不思乳食,面色苍黄,吐乳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治宜行气导滞,方用保和丸等。

《医源资料库》:盘肠气痛,病证名。见《婴童百问》。又名盘肠痛、肠痛。症见腹痛曲腰,叫哭不已,不乳,面色青白,两眉蹙锁,大便泻青,额上汗出等。多由小儿脾气不足,感受寒邪风冷,搏于肠间所致。治宜温运脾阳,行气止痛。用金铃子散或沉香降气汤之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