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富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官富场是中国南宋政府在现今香港九龙东部一带所设的官方盐场,也是观塘区的名称由来。

南宋初年,当时政府在现时的九龙湾西北及西南沿岸,即尖沙咀与茶果岭之间一带,设立了一个名为“官富场”的官方盐场,范围覆盖今日的观塘区、九龙城区及油尖旺区,并派造盐官并驻兵。当时该处属于南海郡东莞县,该盐场也曾成为县内四大盐场之一。然而于隆兴元年 (1163年),由于“官富场”的产盐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废置并并入另一个官方盐场“叠福场”(位于今沙头角东北、大鹏湾西南)。后来因“官富场”产盐量回升,于是再度恢复设置。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赵是和宋帝昺赵昺被元朝军队逼迫逃到香港,据说曾在“官富场”内的土瓜湾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后人称该处为宋王台。

元朝时期,“官富场”被改为“官富巡司”,于明朝时则被改为“官富巡检司”,设有巡检及司吏各一,并驻弓兵50名,以打击贩卖私盐。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济位于台湾的郑成功政权,因此实行迁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界50里,盐场亦因而被废置。虽然迁界令于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于迁来的居民不熟煮盐,盐场无法恢复昔日的规模,其后最终也被废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