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不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欹器不满

欹器不满这个典故出自《荀子·宥坐》。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字词翻译】

闻:听说

顾:回头

欹:倾斜

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挹:舀 恶:哪里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智慧评点】

"欹器",用来放在"座右",就是以此来警觉自己。所谓"座右铭",就是放在座右来使自己警觉的铭文(格言等)。"欹器"并不叫人无所作为,因为空了就会倾斜;但更提醒人不要自满,因为,灌满水之后就翻倒,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清朝皇帝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是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喻示“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并以此警戒自己,以利于自己的统治。但也有人认为欹器是中庸的象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