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尾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蛇尾草
蛇尾草

【药 名】:蛇尾草

【来 源】:为双子叶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蛇尾草的块根及全草。花呈蓝紫色,形似中药鸭拓草,花蕊呈絮状,叶狭长呈披针形,叶互生.鳞茎呈黄色、紫色和绿色,形似川贝,多扁平。株高10-50cm.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草甸中,秋末挖采。

【功 效】:补肾强筋、润肺抗痨、养血止血。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筋骨劳伤等。本品甜平,入肝肾二经,能补肾强筋,故主治之。用于肺结核、虚劳。能补肝肾并润肺。用于刀伤出血、贫血两眼昏花等。

【性味归经】:甘,平,肾、肝、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 名】:叉唇角盘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蛇含草、鸡心贝母(昆明)、人头七(陕西)、土贝母(滇东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至云南、西藏、广西、台湾。

【拉丁名】:蛇尾草 Herminium Lanceum (Thunb. ) Vuijk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